欢迎收听由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推出的《闽都风华——闽都历史》。
1644年,大明首都北京被农民军攻占,崇祯皇帝自缢身亡。随后清兵入关,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各地武装力量打着恢复明朝的旗号,先后建立了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政权和永历政权等等。其中,隆武政权就设立在福建福州。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隆武政权在福州的故事。
1645年5月,南京的弘光政权垮台。明朝宗室唐王朱聿键在官员护送下,来到了福建,获得了福建地方势力郑芝龙集团的拥护。闰六月,朱聿键在福州正式称帝,升福州为天兴府,改元隆武。这是福州继南宋之后,又一次成为行都。
朱聿键即位后,把复兴明朝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很想有一番作为。他生活简朴,不图享乐,关心民间疾苦,严惩贪官污吏,其个人品德得到了军民的认可。与弘光政权不同,朱聿键主张联合农民起义军共同抵抗清兵,说明他不仅胸怀大志,而且具有较为明确的斗争方向,符合广大人民反对清朝实施民族压迫的共同愿望。
尽管朱聿键很有抱负,但掌握福建实权的郑芝龙等人只关心个人权势利益,拒不配合朱聿键的主动出击战略,双方矛盾日益激化。为了打破困守福建的被动局面,忠于隆武帝的著名学者、大学士黄道周自告奋勇,率领三千兵卒前往江西与清军作战,后兵败被杀。
1646年8月,清军攻入福建,郑芝龙暗中与清军接洽投降,清军长驱直入,朱聿键逃往汀州。8月28日,清军追到汀州,捕杀朱聿键,隆武政权宣告灭亡。
明朝末年政治极度腐败,权贵挥金如土,民不聊生,饥民纷纷造反,内忧外患的大明王朝最终被农民军推翻。虽然后来陆续建立了包括隆武政权在内的几个南明小朝廷,但根本无力改变明朝灭亡的历史大势。大明王朝的轰然崩塌,给我们今天坚持人民立场、守护红色江山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反面教材。
本内容由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喜马拉雅福州服务中心共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