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銮恩家训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
【题解】
这是作家冰心(谢婉莹)祖父谢銮恩挂在书桌旁的一副对联。祖父对冰心解释说:“有的东西,比如衣、食、住吧,虽然简陋素朴一些,也应当‘知足’;而对于追求知识学问和修身养性上,就常常应当‘知不足’。对于应当做的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事,就应当勇往直前地去做;而那些违背道义的事,就应当坚决不做?!?/span>
谢銮恩、谢葆璋、冰心简介
谢銮恩(1834—1921年),长乐金峰镇横岭村人。毕生讲学于福州光禄坊道南祠,广收闽县、侯官、闽清及邻里儒生,门生有萨镇冰、黄乃裳等。
谢葆璋(1865—1940)年),谢銮恩之子,冰心父亲。清光绪七年(1881年),跟随严复到天津,成为水师学堂第一届驾驶班学生。光绪十年,以第一名的成绩结来课堂学习,转上“威远”练习舰实习。光绪十四年,加入北洋舰队。先后担任清政府北洋海军右翼左营守备、“来远”舰驾驶二副、“海圻”舰副舰长、烟台湾军练营管带,并于光绪十九年成为烟台海军学堂首任监督,提出“学堂以德育为贵”“品必先于学”的论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谢葆璋任职于海军部,老后担任海军部军学司司长、海军次长、海道测量局少将局长、全国海岸巡防处处长。
冰心(1900—1999年),原名谢婉莹。出生于福州道山路隆普营。民国七年(1918年),考入协和女子大学(次年并入燕京大学)预科。民国十二年,燕京大学文科毕业,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民国十五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毓?,先后在燕京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民国三十五年,随丈夫吴文藻到日本东京,后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任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1951年,回到北京。先后担任中国民主促进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妇女联合会常委等。自民国七年八月在《晨报》上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起,冰心不断进行文学创作,其间于民国十年加入“文学研究会”,代表作有诗集《繁星》与《春水》、小说散文集《超人》、散文《寄小读者》与《小橘灯》等。
【家教故事】
在《我的故乡》《我家的对联》《再谈我家的对联》等文章里,冰心都提到祖父谢銮恩“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的对联,她说这副对联对她的思想教育极深。祖父崇学尚俭、谦和自持的言行更是让她印象深刻。她记得祖父闲时常到福州城外南台访友,途中要过一座大桥、路程颇远,但他从不坐轿子。路上远远看见迎面走来的轿子,总是转过头去,装作看街旁店里的东西,免得坐轿子的晚辈下轿向他致敬。其间,祖父只坐过两次轿子:一次是手里捧着一部曲阜圣迹图,他觉得把圣书夹在腋下不恭敬,就坐轿子捧着回家;一次是朋友送给他一只小狗,他不能抱着它走那么长的路,只好坐了轿子。她还记得祖父最恨赌博,即使岁时节庆,家里也听不见搓麻将、掷骰子的声音。她更记得祖父摸着她的头说:“你是我们谢家第一个正式上学读书的女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呵?!北囊簧罴蚱樱戎栽亩?,致力于著书、教育等 “爱”的事业,她继承祖父的精神,用行动诠释了“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的意义。
家训出处:《冰心选集》(下),冰心著,第33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翻译:胡方磊。
名人简介出处及整理者:《冰心志》,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第27—41页,海风出版社2005年版;胡方磊。
收集整理单位:长乐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福建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