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兆武 李涵笑 胡赛强
水乡风貌
庵塔风貌意向图 (摘自林友农画?。?/span>
“拉伴扳藤上,千村一望间。淡烟笼远渚,余日恋晴山。塔影依天际,橹声静濑湾。归禽忘客至,借得半枝闲?!鼻迩〗苛治旱恼馐住端逶锻肥杌媪松懈晒耪蛏酱ㄋ涤肴宋木肮弁昝廊诤系挠琶阑?。尚干镇选址布局契合中国传统聚落理想布局模式,是福州乃至中国南方地区传统水乡的典型样本。
尚干镇地处五虎平原内。悠悠闽江水,将福州盆地分割成福州平原与五虎平原,两大平原犹如太极的两仪,互为阴阳,彼此依存。尚干镇位于五虎山脉东麓,淘江西岸,地势平坦,水泽纵横。南宋大儒朱熹曾在此讲学,留下“五虎平原居万户”的赞誉之词。
尚干现隶属闽侯县,古属“永庆里”,是闽县“内七里”之一。尚干原名上虞村。南北朝时期,村内建有塔林寺,南宋《三山志》载:“塔林村在方山下,(陈朝)太建年(569年—582年)置”,村因寺名,改名塔林村。据传最早定居尚干的有朱、何、严三姓氏,林氏是在南宋末年才开始在此定居?!短战质献迤住吩厥酪崴锪纸蛄?,字若云,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进士,官尚书干办。明成化年间,朝廷嘉奖陶江林一脉重孝义,恩准依林津龙官名改“塔林村”为“尚干”。尚干因此而得名。
传统聚落选址布局讲究“龙、砂、穴、水”山水四种要素的形态组合?!傲笔侵副晨看笊剑吧啊笔侵盖昂笞笥一繁Ь勐涞娜荷?。砂山有朝山、案山、青龙、白虎之分。龙脉与四类砂山按照风水规则与来龙围合,形成可藏风聚气的居所。尚干镇龙脉的走向是“五虎山脉—百六峰—龙鼻山—珠山”。尚干镇四类砂山:龟山与牛角山是青龙、白虎山,东侧的蔗枝山、玉枕山为案山,大象山为朝山,构成完美的“山环”形势,起到围合、护气的作用。今尚干林氏宗祠内有清光绪年间进士林履端楹联,上联“聚族数千家,东象冈,西虎岫,南鳌峰,北马渎,看山川形胜重重,都向吾邹钟福地”,生动阐释了尚干的周边山水形态。
珠山是龙穴所在。龙穴,即为山脉的止聚点。《尚干乡土志》载:“五虎山有一支脉——百六峰,绵延至塔林西边山下小土丘终止,土丘下有两口井酷似龙眼珠,故名珠山?!薄睹龊钕缤林尽吩兀骸爸樯较缕哐弁ń?,非大旱不竭?!本阒钢樯健吧辖游寤⒘槠?,下可七眼通淘江”。
珠山又名塔林山。陈朝时期村内建有塔林寺,塔林寺位于珠山山麓,寺内建有七层石塔——庵塔。庵塔又名雁塔、淘江石塔,为七里的地方人文标志,是福建现存最古老的石佛塔之一,也是福建楼阁式实心塔的代表。相传,当时乡人见珠山山形平坦,不够高耸,于是兴建石塔以镇“龙气”,阻截龙飞升而破坏气运。
尚干镇曾经是美丽水乡,淘江是尚干的母亲河。清人林履端在《尚干乡土志》中考证:“江流冲激,浊浪淘沙,附近洲田不时崩壅,江之名淘,盖取淘汰之义,故取名淘江。”淘江水质清澈,淡水资源丰富,盛产蟛蜞、单脚蛏、鳗鱼等,其中单脚蛏闻名遐迩。明代周玄《淘江》诗:“渔浪细吹银绮合,鸥波才动翠绡横。盈盈杨柳牵丝断,泛泛芙蓉夹镜生?!泵栊刺越用婵砉?、周边秀美的景色。
尚干镇内主要河流是淘江、穿心河,形成“玉带环腰穿心河”的水乡格局。所谓“玉带环腰”,又称“金城环腰”。古人卜居重视“观水形”,将水形分成“金、木、水、火、土”五类,其中“金”最吉?!队袼杈啡衔敖鸪鞘潜аㄍ褡?,意即金城水形是三面临水?!睹龊钇呃镏尽吩兀骸疤越阅舷虮彬暄研煨校凉耪蛴氚倭逑嗪匣繁А!碧越哟笠逑缇洌群罅骶耪虻哪?、东、北,最后汇入乌龙江。西边的百六峰与东、西、南三面的淘江水围合成玉带环腰的形态。
林氏先人开挖河浦,引淘江水入村,在宗祠处融合,流经各分支宗族聚居区后排入池塘,最后汇入淘江,形成“内河—浦、水圳—塘”三级水利系统。
尚干的穿心河自淘江上游开辟,主要功能是引水与通航。河道在陆路交通的节点处设置码头广场,有的作为水路客运的换乘场所;有的是装卸货物的场所,也是农产品、淡水产品和海产品的批发交易枢纽。
(作者单位:福建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福建日报》(2025年1月7日 第12版:理论周刊·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