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网_最新全国茶楼app_唐人阁论坛 2025_51pc·mc品茶官网下载

神话诗刻传佳话,月朗风清见雅致,榕寿岩上寓意多 于山摩崖石刻:独具魅力的地方“名片”
2024-06-2410-41-17来源:福州晚报

神话诗刻传佳话,月朗风清见雅致,榕寿岩上寓意多

于山摩崖石刻:独具魅力的地方“名片”

1719456345721548.png

“月朗风清”题刻。

1719456329525477.png

“小华峰”题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于山海拔仅58.6米,却雄列福州“三山”之一。从古至今,许多名人在此留下了珍贵的摩崖石刻,承载着闽都的悠远历史和深厚文化。

  神话诗刻传佳话

  于山摩崖石刻蕴含着丰富的神话传说,仿佛一部生动的奇幻典籍。

  于山之巅的鳌顶峰上,有一幅题刻——“小华峰”,意指鳌顶峰是华山的小山峰。

  “小华峰”旁的诗刻写道:“三峰数外小奇峰,滴翠凝烟倚半空。疑是巨灵分擘日,五丁偷得寄闽中?!?/span>

  鼓楼区园林中心主任李建国解释了这个神话传说。古时候,西岳华山挡住了滔滔黄河。河神巨灵手掰足蹬,分开华山与首阳山,让黄河从两山之中穿过,解决了水患。古蜀国的五个大力士,悄悄搬来华山的一个小山峰,安放于此,它就是鳌顶峰。这段北宋皇祐三年(1051)的诗刻,至今已有970多年。

  于山又称“九仙山”。于山的“九仙洞”和“炼丹井”也是著名景点?!熬畔啥础弊谟卸吹难沂希傲兜ぞ弊诰畔啥磁砸豢诰蟮氖?。

  相传汉初江西何氏九兄弟,唯老大额上开一眼有点视力,其余全是盲人。他们一起来到于山,住在此处的岩洞,在洞外挖井炼丹,丹成服下,又用井水洗眼即复明。后他们云游四方,到仙游九鲤湖,以丹喂鱼,后骑鲤飞升。

  炼丹井旁镌有清朝乾隆年间福州知府李拔榜书“丹井流香”。清朝的杨叔怿曾写诗赞美这口炼丹井:“神仙炼丹处,丹成神仙去。甘美井中泉,清可涤吾虑?!?/span>

  月朗风清见雅致

  地处东南、面朝大海,于山草木丰茂。尤其是榕树,亭亭如盖,满地阴凉。于山补山精舍西边崖壁上有株古榕。李建国介绍,2002年此树获评“福州十大古榕”第三名。

  记者注意到,这株枝繁叶茂的古榕旁边有一幅题刻——“月朗风清”,四个红漆大字苍劲有力,落款为“乾隆辛巳,郡守李拔题”。秦汉之时,一郡之主官称为郡守、太守,魏晋以后,名称虽常有变更,但人们还是常以“郡守”“太守”为雅称。这一年是1761年。

  李建国说,这幅题刻也可以从左往右读作“清风朗月”。题刻让人联想到楹联大师梁章钜的著名集句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是情”,充满了清雅风致。

  题刻作者李拔为官福州时,还留下“榕为大木,犹荫十亩”的名句。他以榕树精神自勉,以造福一方为己任。

  榕寿岩上寓意多

  于山补山精舍西边崖壁上的那株古榕,已有300多岁,垂须盘错,生于岩隙,长于峭壁南向。紧挨树体,一个高2.23米、宽1.26米,丰润饱满的行书“寿”字占据了大半部岩壁,形成了“根裹岩、岩围榕,榕岩相抱”的景观。

  传说清朝道光十四年(1834)秋日,几人在此摆筵席为古榕树祝寿。一个叫奎联的满人写下这个大寿字。此岩石因此得名“榕寿岩”,刻在岩石背面。

  这个“寿”字有何特点?李建国介绍,它的上半部分像“丰”,下半部分像“付”?!胺岣妒佟痹⒁忾攀髟诘鹘谄颉⒙袒肪?、涵养水源方面贡献良多,也寓意要学习古榕,有辛勤的付出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得到人们的尊敬。

  于山地处福州城中心,以九仙炼丹、闽王求长生而闻名遐迩,自古也有“福寿山”之谓。相应的,于山关于“?!薄笆佟钡哪ρ绿饪桃膊簧?,许多人前来寻“?!毖啊笆佟?,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胺岣妒佟钡男捶?,也蕴含了其中的深意。

 ?。钦摺±籽移健≈斓せ×醅B 记者 池远)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