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网_最新全国茶楼app_唐人阁论坛 2025_51pc·mc品茶官网下载

跟着学子登于山 讨“状元”好彩头 忆先贤爱国情怀
2024-05-2909-25-19来源:福州晚报

1716946112636237.png

“醉石”石刻。

1716946121986900.png

“状元峰”摩崖石刻。

  于山,又称九仙山、九日山。这里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吸引着历代官宦名人来此游览,有感而发镌刻名篇于石壁上。据《于山志》记载,山上镌石刻139段,最早可追溯至宋代。

  在考试季、端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跟随福州学子的脚步,在鳌顶峰讨“状元”好彩头,游戚公祠忆先贤爱国情怀。

  “状元峰”前讨彩头

  6月考试季即将到来,于山之巅鳌顶峰迎来一批批福州学子。他们结伴来看“状元峰”摩崖石刻,抚摸崖壁讨个好彩头。

  鳌顶峰崖壁上,镌刻着自宋代至清代的十余段摩崖石刻。其中,北宋吕文仲所刻的游记,是福州现存最早的宋代摩崖石刻。最受福州学子关注的是明嘉靖年间举人、号称“天游山人”的杨应韶(也有学者提出因韶与诏的繁体字相近,杨应诏被误为杨应韶)所书的“状元峰”。它镌刻于一块约3米高的崖壁上,坐东北朝西南,楷书,字径120厘米×100厘米。

  “状元峰”从何而来?状元指的又是谁?明王应山在《闽都记》中称:“鳌顶峰,宋状元陈诚之读书处,旧为嘉福院?!薄白丛濉彼傅淖丛闶浅鲁现?。

  陈诚之幼时家贫,却酷爱读书,每天早晨都要由门前小路登上鳌顶峰读书。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陈诚之中壬戌科状元,后累官至同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大学士。后来,为沾染灵气,上山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一时蔚成风气。

  明代时,陈谨随着父辈从长乐来到福州城经商,入住陈诚之的旧宅。陈谨也同陈诚之一样,每日沿家门前小道上山,到鳌顶峰读书。明嘉靖年间的1553年,陈谨赴京赶考,中癸丑科状元。鳌峰坊在宋明两代出了两位状元,于是这条登山小道被称为“状元道”。

  2019年,福州启动于山环境整治计划,在原先南、西、北三大主入口的基础上,重新梳理提升四条上山通道。2020年,“状元道”完工,原先九曲十八弯的斜坡,用石板台阶替代,古道两侧,种植了龙船花、黄花槐、鹅掌柴等花木。学子沿“状元道”登山讨彩头,山景别致、轻松惬意。

  观爱国石刻心潮澎湃

  学子到于山游览,戚公祠是不容错过的文化景观。戚公祠景区内,镌刻着多段爱国抗日激情石刻,观之心潮澎湃。

  其中,最为知名的是爱国名士郁达夫赋词的《满江红》。1937年,郁达夫登于山凭吊戚公,赋词《满江红》题写在壁上,被后人镌刻于祠旁石壁上。后石刻损毁,1978年由现代书法家沈觐寿书写,补镌于祠旁石壁上。

640.jpg

福州于山戚公祠里的《满江红》石刻。林双伟 摄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至于今,遗饼纪征东,民怀切?;峄埽盏毖?。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蔽拇强犊ぐ?,表达了中国人民不可侮的豪迈气概。

  《满江红》题记旁,镌刻着“誓雪国耻”几个大字。那是1935年任福建省高等法院院长的浙江人童杭时出于民族义愤,借1936年戚公祠落成典礼发出的抗日誓言。

  戚公祠厅东侧有一处如榻如床的巨石,石上镌刻两个大字“醉石”,行书、字径65厘米×55厘米。相传,戚继光援闽抗倭,得胜归来、开怀畅饮,卧巨石上入睡。后人感怀于此,刻“醉石”二字于巨石上。清代诗人张亨甫还写下“六军一醉海天月,山中草木皆轩昂”的名句。后“醉石”石刻毁损,1978年,福州书法家沈觐寿模仿原字重新书写,补镌于石上。

  戚公祠厅前面右侧,“国魂”二字石刻引人注目,行书、字径45厘米×52厘米,旁边石刻说明“国魂”两字出自丘国珍之手。1933年丘国珍参加“闽变”,担任福建省会公安局局长,并在此刻下“国魂”二字。旁边石壁上,镌刻着黄承潮、沈觐冕等12人的名字。1932年,12人抗议政府签订《中日淞沪停战协定》,到于山戚公祠拜谒,勒石记录此事。两处题刻融为一体,彰显民众抗日救国的决心。

 ?。钦摺±籽移?刘珺 朱丹华 池远)

  《福州晚报》(2024年5月29日 A04版 福州新闻)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