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网_最新全国茶楼app_唐人阁论坛 2025_51pc·mc品茶官网下载

一片冰心在玉壶
2024-05-2409-20-29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青色

1-4.jpg

乌石山霹雳岩西侧为林廷玉诗刻。

  岁月漫漫,征途坎坎。何以记流年,何以铭心迹,何以镌诗情?崖石不朽可为“纸”。

  福州乌石山上的霹雳岩,有一首明代右佥都御史林廷玉的诗刻:

  草树迷蒙谢豹啼,江山依旧世人非。

  野翁识破尘凡事,一度来时一醉归。

  这是他致仕归乡后留下的多段摩崖石刻中的一段。此刻端谨中带着洒脱,还泛着酒香。不难看出,虽物是人非,但诗人已识破尘凡事。

  历史的烟云中,谁能独善其身?曾经的他卷入了一桩号称“明代第一科考舞弊案”,该案涉及当时的多位名人,包括程敏政、唐寅等。

  弘治十二年(1499)的春天,莺飞草长,花木漫香,唐寅与他的好友徐经一行,浩浩荡荡地进京参加三年一度的会试。

  这是一对有意思的组合,一个是颇有盛名的江南才子,一个是江南首富;一个恃才放旷,一个四处洒金。他们一路招摇,至京城时,瞩目者已众,甚至下榻的客栈前“公卿造请者阗咽街巷”。

  这是招妒的节奏。果然,会试刚结束,尚未张榜,他们就遭人举报,理由是有作弊嫌疑。本次会试有一道异常生僻的题,他们竟然一挥而就,这个倒没多大问题,别人也看不见他们的卷子,重要的是试前唐寅和徐经讨论的八股文内容和试题非常接近。难道泄题了?出卷人程敏政跟他们俩可是江南老乡?。「轮谢屏⒖探耸律鲜璩?。给事中的职责不就是监督官员,上报风吹草动的嘛!

  本次正副主考官是明孝宗钦点的礼部尚书李东阳和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后者身份特殊,在明孝宗还是太子时,侍讲读。也就是说,程敏政是明孝宗的老师。事关科考,又涉及老师的声誉,明孝宗十分重视,当即诏主考官李东阳核查。调查并无果,被举报的两位考生都没上榜。李东阳如实上报。看来,这次会试无多大问题。

  这时,另一关键人物出场了——都给事中林廷玉。林廷玉,字粹夫,号“南涧翁”“烟霞病叟”,福建侯官县人(今福州)。他提出这个结果有问题,“可疑者六”,包括事件发生后程敏政异?;怕遥低档匕哑涝墓木碜又匦路?,甚至漏嘴说可能自己的随从鬻题获利等等。

  林廷玉在本次科考中,身份比较微妙,是同考官。他既是程敏政的同事,又是他的下属。在官场中摸爬过的人,哪个不是人情练达,有一颗四处讨巧的玲珑心?照理,林廷玉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况且,得罪程敏政就可能得罪皇帝,后果很严重??闪滞⒂衿涨空?,守责又守心。在此之前,他就曾提着脑袋弹劾过太监王瓒的弟弟,又力谏妖僧继晓,在谏官中博得“敢言”之名。

  一纸递上去,所有涉案人员下狱,包括林廷玉。程敏政当然否认,且态度异常坚决。毕竟是帝师,只关着就好。唐寅、徐经则大刑伺候,两个文弱书生如何能熬得???很快招了。原来,他们入京后,因仰慕程敏政的人品和才华,加之是晚辈老乡,便去拜谒,他们还送了程敏政一枚金子作为见面礼。三人相谈颇欢,从文学到家常,无所不谈,特别是对于考试的见解。彼时,本次科考尚在酝酿阶段,未确认主考官与考官。未曾想,不久后,程敏政成了出卷人、副主考官,还真将探讨内容变成真题。

  一切水落石出。关于结果,《明孝宗实录》是这么写的:“命敏政致仕,昶调南京太仆寺主簿;经、寅赎罪毕,送礼部奏处,皆黜充吏役。”

  一场轰轰烈烈的科场作弊案就这样收尾了,但它改变了案里、案外许多人的命运。程敏政尽管没有泄题,但收受了金子,让他提前致仕,出狱四日就因抑郁引病而殁?;扑淙晃拮铮颖本┑鞯搅四暇?。影响最大的是两个主犯唐寅和徐经,从此无缘官场。这成就了后来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也间接诞生了中国第一旅行家徐霞客(徐霞客是徐经的玄孙)。

  还有一位命运受影响的是林廷玉。他次年贬谪海州。在古海州的孔望山留有林廷玉当年写下的诗《看龙洞偶成》,诗刻后的跋文,“明弘治十二年,余以工科给事中言□□□□□□事谪判海州重九日游此,闽人林廷玉谨识”,其中的六个字不知何时抹去,令人遐想,人们认为这几个字和这件科考案有关。

  后来的林廷玉官运多有起落,海州之后,迁知茶陵州,历任江西屯田佥事、广东提学副使、山西参政等,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正直的人,总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在三十多年的宦海生涯中,他二度致仕,一次因恶人得不到应有的惩治而愤然求去,一次因直言被弹劾“行政偏刻”而致仕。他两次致仕归乡近二十年,卒于嘉靖十一年(1532)。

  卸下重担,回到福州的林廷玉寄情山水,诗书自娱,常与庠友文酒燕集,唱韵漫兴。或许,只有在山林与诗酒中,才能获得一种长久的力量。乌石山、于山有多段林廷玉石刻,惜部分已佚。除了霹雳岩的这段诗刻不知写于何时,其余多为明正德十四年(1519)所书所写,虽大多记述的是细柳风软、阁树晴云、闲花野歌之风情,但仍能从只言片语中感知他曾经的心路历程,如于山金粟台的这首:

  蓬莱晓出探金光,步入招提演法堂。

  时雨几番湖水漫,春山到处野花香。

  丹心老去千秋壮,白发年来万丈长。

  却感乾坤还念我,每向风月伴清狂。

  其时他66岁,值首次致仕的第六载,虽“白发年来万丈长”,却仍感“乾坤念我”,仍是“风月伴清狂”,仍愿意回到宦场。他的直言性格,终究在官场待不久,再次启用后一年,他又黯然离场。

  山林才是大多数士人的归途。游骋于家乡山水的日子,林廷玉的内心特别澄澈。他用力写下“冰壶”二字,被镌刻在乌石山的另一角。

  《福州晚报》(2024年5月24日 A14版 兰花圃)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