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历史,璀璨的人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留下众多珍贵的可移动文物。为保护这些珍贵的可移动文物,1962年,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后,文物工作者即利用有限的经费开始调查、征集文物,为我市可移动文物?;だ霉ぷ鞔蛳铝己玫幕?。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市林则徐纪念馆、市博物馆等专业文博单位的相继建立,以及各县(市)区博物馆的建设,福州市可移动文物征集、?;?、研究、展示等工作进入新阶段,可移动文物数量、品种等不断增加。尤其是1991年6月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立后,配合基本建设等开展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勘探工作,出土(水)一大批文物。这些考古出土(水)文物的移交,进一步增加我市可移动文物的数量、类别,也提高可移动文物的级别。同时,社会热心人士陆续向我市文物单位捐赠文物,如2005年3月市外经贸局向市博物馆捐赠文物15件/套,其中三级文物7件。
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按照国家和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福州市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全力配合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市文物局组织一支精干高效的可移动文物普查队伍,对全市2896个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进行摸底、核实、汇总等工作,基本摸清我市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总体情况,包括统一规范的文物名称、类别、质地、数量、尺寸、质量、文物级别、藏品来源、完残程度、入藏时间、保存地点、文物图片等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国家文物身份证制度,建设可移动文物资源数据库,全面提升我市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水平。经普查,我市共有39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不含省级单位)收藏有可移动文物,文物藏品数量24923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3件/套,二级文物101件/套。福州市可移动文物类别涵盖陶瓷器、寿山石雕、字画、青铜器、丝织品、玉器、漆器、古家具、古木雕等,品种齐全、种类丰富,样式精美,体现我市乃至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其中以寿山石雕、漆器、字画、丝织品和沉船出水文物最具地方特色。如福州市博物馆藏现存有确切纪年、反映中国古代雕漆高超技艺的宋端平二年(1235)八角剔犀漆盒、出自寿山石雕刻大师林寿煁之手的“夜游赤壁”田黄薄意章,以及福州北郊茶园山宋墓出土的400多件品种齐全、做工精美的丝织品。
(来源:《福州市文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