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网_最新全国茶楼app_唐人阁论坛 2025_51pc·mc品茶官网下载

辛弃疾任职和点赞的福州
2023-09-1203-41-32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危砖黄

  800多年前,辛弃疾曾来福州任“市长”,但不止是“市长”。

  辛弃疾生于1140年,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率军归宋。此后约二十年,他仕宦东南及湖湘、江西等地,1181年冬被罢官,退居江西上饶。

  辛弃疾在福州为官约两年。1192年春,辛弃疾由上饶赴福州任福建提点刑狱。是年底,奉召赴临安行在,第二年(1193年)秋,受命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知州,相当于今天的市长。辛弃疾当福州“市长”仅一年,1194年秋被弹劾罢职,重回他在上饶的旧居。

  一

  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冬,退居上饶长达十年的辛弃疾(1181年冬他在江西安抚使任上被弹劾罢职,改任浙西提刑而未赴任就收到罢免令),总算没被彻底忘记,获命出任福建提点刑狱。

  对于福州,辛弃疾并不感到陌生,他知道福州别名“三山”。早在1189年,友人徐安国赴任福建路安抚使司干办公事,辛弃疾欣然作词为之送行:“……诗酒壮,江山笔。松菊径,云烟屐。怕一觞一咏,风流弦绝。我梦横江孤鹤去,觉来却与君相别。记功名万里要吾身,佳眠食?!闭馐切疗捕杂讶说陌参亢兔憷?,也是他自己心怀江山、寄情诗酒的心情的写照。

  辛弃疾不仅与福州官员有相识者,他与福州名士亦有相知者,郑元英就是其中的一位。郑元英,福州西门外文山人,曾于淳熙十一年入蜀为官,在蜀不过二三年,携书而归,建巢经楼以藏。巢经楼可以说是当时的私人图书馆,但它已经具备了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其书籍可供人阅览,尚友斋是它的阅览室。辛弃疾应郑元英之请,为其藏书楼赋词两首,一首是《归朝欢·寄题三山郑元英巢经楼,楼之侧有尚友斋,欲借书者就斋中取读,书不借出》,另一首是《玉楼春·寄题文山郑元英巢经楼》。他在《归朝欢》中点赞道:“记斯文,千年未丧,四壁闻丝竹?!薄笆晕市燎谛皇?,何似牙签三万轴。古来不作借人痴,有朋只就云窗读?!?/span>

  绍熙三年(1192年)春,辛弃疾从上饶启程赴闽任职,写下一首《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词中有句云:“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比勺樱瓷芪跞辏?192年)。辛弃疾上饶铅山旧居有一处泉水,泉池形状如瓢,名瓢泉,所以词题云“别瓢泉”。

  二

  赴福州的途中,辛弃疾在建阳会见了老友朱熹,并向朱熹“问政”?!吨熳佑锢唷肪?32《中兴至今日人物》载:辛幼安为闽宪,问政,答曰:“临民以宽,待士以礼,驭吏以严……”

  踏进福州的土地,辛弃疾心里是想着施展一番作为的。乾隆《福建通志》卷29《名宦》称辛弃疾与蔡襄、赵汝愚等人在闽地有“补偏而救弊”之功。

  在福建提刑任上,辛弃疾行事雷厉风行,严格要求下属奉公守法,对百姓的诉狱之事,则多宽厚处理。这就是朱熹说的“临民以宽,驭吏以严”。官方评述他的政绩说“谳议从厚,闽人户知之”。他还曾委任上杭县令鲍粹然全权处理汀州疑狱。

  除了日常的司法和地方治理,辛弃疾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调研推行“经界”和改革“盐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年九月,福建安抚使林枅病亡,辛弃疾以提点刑狱兼摄安抚使之职。所谓“经界”,就是核查土地、均定赋役,使占地与赋役相匹配。关于“盐法”改革,辛弃疾注意到食盐官运官销一刀切的弊端,主张改行钞盐法,允许商人用钱买钞,凭盐钞至产地领盐运销。

  辛弃疾渐渐熟悉福州的风土人情,也喜欢上了福州。工作之余,他写下了吟咏福州的深情词章。

  他对曾经“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并主持疏浚西湖的赵汝愚颇为推崇,时有词作流露追怀之情,如《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怀赵丞相经始》。此词作于辛弃疾任福建提刑的当年夏天,其时赵汝愚未为丞相,丞相之称系辛词编集时所追改。词中有一句“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这是辛弃疾对福州的热情点赞,已经成为吟咏福州西湖的名句。

  又如《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且有感于中秋近事,并见于末章》。 所谓“赵丞相韵”,指赵汝愚于淳熙十年(1183年)治理福州、疏浚西湖之时,曾赋词《水调歌头》一首,该词今已不存。所谓“中秋近事”,指闽帅林枅突然病逝之事。词中说:“说与西湖客,观水更观山。淡妆浓抹西子,唤起一时观。”这也是辛弃疾对福州西湖的点赞。

  三

  绍熙三年(1192年)冬,辛弃疾奉召赴临安行在,入朝奏事。

  他在《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词中写道: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陈端仁,即陈岘,闽县人,状元陈诚之之子,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士,先后任平江守、两浙转运判官、福建市舶提举,淳熙九年(1182年)在四川安抚使任上罢职归乡。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当时免官居家的陈岘为他设宴饯行。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钡涑觥蹲印て胛锫邸罚骸疤煜履笥谇锖林┥轿?。”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钡涑觥豆槿ダ促獯恰罚骸案还蠓俏嵩?,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又见黄庭坚《登快阁》:“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span>

  这都是辛弃疾淡泊名利富贵的性情写照。

  到达临安后,辛弃疾受任太府卿,他给光宗上过两篇奏折,一篇是军事方面的《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疏》,一篇是施政方面的《论经界钞盐札子》?!堵劬O迳狭魑现氐厥琛匪担骸肮示O迳狭魑现氐?,必然之势也……陛下胡不自江以北,取襄阳诸郡,合荆南为一路,置一大帅以居之,使壤地相接,形势不分,首尾相应,专任荆襄之责……愿陛下居安虑危,任贤使能,修车马,备器械,使国家屹然有金汤万里之固,天下幸甚,社稷幸甚?!薄堵劬绯卧印匪担骸疤煜轮?,因民所欲行之,则易为功。漳泉汀三州皆未经界,漳泉民颇不乐行,独汀之民,力无高下,家无贫富,常有请也……”

  从这两篇奏折来看,此次辛弃疾奉召赴临安行在,大概是因为辛弃疾在军事上既有战略眼光又有实战经验,朝廷想听听辛弃疾对于局势的看法和意见。同时,辛弃疾也有福建的政务和民情需要向朝廷报告。后来朝廷委任辛弃疾为福建安抚使,主持福建军政,处理福建事务,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那时候,地方时有事变,安抚使应急处变,负有专责,辛弃疾多次被朝廷派为地方安抚使,为朝廷灭火。

  早在乾道六年(1170年)夏,辛弃疾(在建康通判任上)也曾被召入都,期间写下多首词作,包括次年元宵节写下的流传千古的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但这次到临安,大半年时间,他很少作词,大概心情大不如前了,熟悉的人、可以产生共鸣的人也少了。

  四

  绍熙四年(1193年)秋,辛弃疾获授集英殿修撰,再次到福州任职,这次是出任福建安抚使、知福州事。

  辛弃疾很重视文教,他力挺福州州学教授常濬孙整顿州学,使“风俗日衰,士气不作”的局面得到改观。对此,朱熹作《福州州学经史阁记》,大加夸赞。

  对于百姓的刑狱之事,他继续施行宽厚的方针。他曾经给福清县主簿傅大声下达公文,让傅大声审讯长溪县的囚犯。傅大声不负辛弃疾信任,辨清案情,释放了五十多人,只留下十余名囚犯。

  为了充实地方财力和武备,辛弃疾厉行节约,设“备安库”,储钱达五十万缗,他还准备打造一万副铠甲,招募士兵,想训练一支劲旅(此前他在湖南曾成功创建一支飞虎军,使湖南得保四十年安定稳定)。这是辛弃疾在福州最想做成的事,也是他在福州为帅最大的事。但不料这些措施遭到阻挠,朝中谏官黄艾弹劾他“残酷贪饕,奸赃狼藉”。绍熙五年(1194年)秋,辛弃疾就被罢了官,朝廷只给他一个挂名的职位——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在宋代,这只是给官员享受“祠禄”待遇的虚职,并不要官员到那里去“履职”。辛弃疾很无奈,只好回到江西上饶的旧居去。

  在任福建安抚使和福州知州的这一年里,辛弃疾写下了20多首词作,或吟咏风物,或唱和友人,或抒怀遣兴。

  其《西江月·三山作》云:

  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那得许多愁,只有黄花如旧。

  万象亭中殢酒,九仙阁上扶头。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

  万象亭:福州于山补山精舍西侧下方,可见万象亭,系后人为纪念辛弃疾而重新修建。据考证,宋代万象亭位于鼓楼附近?!洞疚跞街尽肪砥摺陡巍吩兀骸巴蛳笸?,燕堂之北。绍兴十四年叶观文梦得创,十六年薛殿撰弼修,立名。”燕堂,即府治燕寝之所。

  这是1193年(绍熙四年)重阳节前辛弃疾在万象亭饮酒后作的词,酒后他还“打卡”九仙阁。

  五

  绍熙五年(1194年)春夏间,因为所谋之事进展不顺,还遭人非议,辛弃疾连续在词作中流露退意。

  其《行香子·三山作》有“好雨当春,要趁归耕”之语,其《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有“却有杜鹃能劝道:不如归”之语,都说明他已生辞官归家之意。

  特别是《最高楼·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咄豚奴,愁产业,岂佳儿!

  此词在辛弃疾的词作当中,乃至整个中国词史中,也是很特别的一首。它最突出的价值在于,以词为家训。而这样一首罕见的“骂儿子”的词作,是在福州写的?!斑碗嗯畈?,岂佳儿”,有版本作“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辛弃疾帅闽时,除长子辛稹、次子辛秬已成人外,其余三子尚未成年,故“以田产未置”阻止辛弃疾辞归者,当为长子次子。辛弃疾作词“骂之”,其实重点不在“骂”,而在于表达自己对产业的看法和富贵观?!疤锊粗谩?,说明辛弃疾公而忘私;作词骂子,说明辛弃疾不护其短的坦荡襟怀和不忌污名的洒脱性情。

  从“不如归”到“拟乞归”,辛弃疾辞官罢归之意已决。

  《宋史·辛弃疾传》载:“未期岁,积镪至五十万缗,牓曰备安库。”“又欲造万铠,招强壮,补军额,严训练,则盗贼可以无虞。事未行?!?/span>

  “事未行”,这事遭到阻挠,甚至弹劾,寸步难行。眼看着抱负无法施展,辛弃疾很郁闷,他对官场和朝廷已极度失望。

  六

  辛弃疾厌倦了官场,但并非厌倦了福州。相反,即使他产生“乞归”之念,他仍然留恋和点赞福州的山水和风情。

  他在《贺新郎·又和》中写道:“碧海桑成野。笑人间、江翻平陆,水云高下。自是三山颜色好,更着雨婚烟嫁……”

  “又和”,为和绍熙三年夏所作《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怀赵丞相经始》而作。桑成野,有版本作“成桑野”。

  “自是三山颜色好,更着雨婚烟嫁?!闭庖渤晌疗卜钕赘V莸拿?。

  福州的山水和风情,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辛弃疾精神上的寄托。

  辛弃疾特别喜爱福州的西湖,一再赋词点赞,把他的喜与愁,写进词中,写进湖里。他在《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中说:“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着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船儿住,且醉浪花中?!?/span>

  “船儿住,且醉浪花中”,他已经化作一朵浪花。

  其时辛弃疾已听闻右正言黄艾在弹劾他。《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五八)载:“绍熙五年七月二十九日,知福州辛弃疾放罢?!?/span>

  绍熙五年(1194年)秋,辛弃疾离开福州的时候,写下一首词《柳梢青·三山归途,代白鸥见嘲》,他在词中感叹道:“白鸟相迎,相怜相笑,满面尘埃。华发苍颜,去时曾劝,闻早归来?!?/span>

  从“拟乞归”到被“罢归”,辛弃疾的胸中,一定是波澜起伏。此次罢归之后,他虽自嘲自怜,却也有一种解脱的心情。

  历史往往让人扼腕,所幸辛弃疾给福州留下了诸多词章,让后人可以借此追想他的宋代时光,同时,领略他笔下的福州风情。

  《福州晚报》(2023年9月12日、9月14日 A07版 闽海神州)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