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达濠镇一个贫苦的小鱼贩家庭。1924年受广东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影响,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3月参加共青团,负责市立第二小学团支部工作。1925年11月以后历任共青团汕头地委候补委员兼宣传委员、地委决议审查委员会委员、地委青年工人经济斗争委员会书记。1925年12月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6、7月省港大罢工时,以汕头国民外交后援会的名义,配合省港罢工委员会汕头办事处,发动群众筹募“爱国捐”资助省港罢工工人,同时还发动群众封锁码头,在经济上打击英帝国主义。1926年10月,参加国民革命军,任东路军政治部党务科长,北伐入闽。1926年12月,出任福建省民众运动委员会主席,并参加中共福州地委的领导工作。1927年3月,任中共福州地委书记。在领导福州地区共产党组织及左派力量,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中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1927年4月3日,福州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前夕,根据形势,制定应变措施,减轻了党组织的破坏和损失。4月13日,在转移途中,不幸于厦门被捕,6月2日被杀害于福州西门鸡角弄刑场。
来源:《中共福建党史人物辞典》(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