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网_最新全国茶楼app_唐人阁论坛 2025_51pc·mc品茶官网下载

用大历史观深入学习党史——关于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的四点思考
2021-05-1010-01-16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王学斌 江静

  只有树立纵深而广阔的大历史观,才能在高质量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将这极不平凡的一百年看得更清、追得更远、思得更明、悟得更透,也才能从灵魂深处明原理、增自信、崇大德、真力行,汲取百年伟大历程中的丰厚营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通过学习教育,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这就为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定下了主基调,提出了高质量的新要求:要用大历史观来系统学习百年大党的奋斗历程、深入把握党一步步创造辉煌的规律所在。

  何谓“大历史观”

  所谓“大历史观”,简言之,意味着我们要秉持一种整体化的文明思维与历史意识,在回顾往昔、直面现在、开创未来的维度上,在立足中国、环顾世界、纵贯古今的视野中,考察和阐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具体到百年光辉历程,我们必须将其置于悠长深厚的文明演进与思潮变迁的脉络之中,从重温信仰、把握大势、坚定宗旨、应对挑战、传承精神、增强团结等多方面去追根溯源、综合比较,才有可能从这一幅雄壮斑斓的百年画卷中提炼出历久弥新、值得资鉴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不能仅就百年学党史,应在更纵深的维度中把握党的历史地位

  毫无疑问,中华民族是“历史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被谎灾?,中国共产党一百载的奋斗历程,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都是深深根植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赓续不辍的延长线上,是中国历史大树结出的硕果。因此,我们学习党史,应当将一百年置于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置于180年摆脱屈辱、探寻光明的近代史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把握好贯通古今的纽带,才能更精准地掌握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演进轨迹和精神道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人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学习党史须将百年艰苦奋斗与5000年的延续不绝融为一体,从更为宏观的视野去考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血脉关系,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入地体悟这段话:“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痹诖嘶∩衔颐遣拍芨跃醯卮又屑橙】晒┬抡鞒探杓暮诵奈幕蚝凸抑卫砭椋羁贪盐杖死喾⒄估饭媛?,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180年中华儿女们梦寐以求、矢志不渝的目标,只有在回望这段屈辱与抗争的历史中,我们才能愈发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愈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的不变道理,愈能在重温初心、肩负使命中不断接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不能仅就中国学党史,应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比较世界变局的趋向

  习近平总书记常讲: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此论断观照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无时无刻不是在风云激荡、变幻莫测的中外变局中攻坚克难、一路走来的。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因此学习党史,应从世界百年风云激荡与中国的因应和参与、波澜壮阔的500年世界社会主义进程与中国共产党的位置与贡献两个视角来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虽然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中国共产党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这势必要求党员干部“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与此同时,百年党史又与500年世界社会主义进程同频共振。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迄今为止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理想,为人类开辟了崭新的发展道路。以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出版为标志,世界社会主义已走过500年的求索历程。风风雨雨来时路。站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源头举目眺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轨迹,在拓展视野中厘清和深化了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理解和把握。我们有理由自豪: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不能仅就历史学党史,应在更多元的学科中探寻党的成功密码

  百年党史所蕴含的又不单是时空交织的历史画卷,其中所涵括的道路探索、理论精髓、制度优势、发展模式等,皆需要我们通过众多学科的合力,方能读懂并解释。恰如毛泽东同志当年所建议的,“政治局委员要懂得一点历史,不仅中国史、世界史,分门别类的政治史、经济史、小说史也要懂一点。从乌龟壳到共产党这一段历史应该总结”。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其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独特作用,从而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事业和红色基因传承提供了极其丰厚的历史支撑和源源不竭的精神资源。

  党史不仅是最好的教科书,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其所承载的内容,正是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和集体智慧?;诖?,我们理应深入历史的情境与语境之中,细细品味原著原文,力求以多学科的视角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从而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角度真正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不能关起门来学党史,应在更丰富的形式中体验党史的魅力

  百年党史,犹如一泓清水,绵延不绝,汇流成海;恰似一棵山松,挺拔屹立,雪后长青??梢运?,这是鲜活的百年历程,也是磅礴的不朽篇章。因此,于日常党史学习教育中,不妨试着暂离书本,走出课堂,在多种形式的体验式、沉浸式、案例式学习中亲临现场、体悟历史,最终实现以党史触及灵魂,以党史浸润人心,以党史强基赋能的效果。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南湖红船,令人知筚路蓝缕之艰辛,坚守初心之可贵;井冈山上的革命活动,令人晓走向农村之正确,星火燎原之不易;宝塔山下的丰富实践,令人叹万里长征之奇迹,窑洞岁月之伟大;西柏坡镇,令人明胜利前夕之时局,“两个务必”之要义。这种现场体验式的党史学习,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文艺形态,催生新的文艺类型的时代,我们更应当借助多种艺术形式讲好百年大党的故事,比如热播的《觉醒年代》产生了破圈现象,无数的青少年观众看后大呼“舍不得快进一秒钟”“为什么我看的时候总是满含热泪”,这说明蕴含中国精神、革命文化的好作品总能震撼人心、直击灵魂,使人热血沸腾、为中国共产党深感自豪。所以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只有树立纵深而广阔的大历史观,才能在高质量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将这极不平凡的一百年看得更清、追得更远、思得更明、悟得更透,也才能从灵魂深处明原理、增自信、崇大德、真力行,汲取百年伟大历程中的丰厚营养。

 ?。ㄗ髡叻直鹞泄仓醒氲承#ü倚姓г海┪氖凡拷淌凇⒈本┦形旃刹浚?/span>

  《北京日报》2021年04月26日 第9版  理论周刊·新论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