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新
雄奇的五虎山,不但风光旖旎、人文荟萃,还有道不尽的儿女情长和离愁别恨,给这座仙山增人间烟火。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古时候发生在五虎山上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
五虎山山脉南麓、闽侯与福清交界处,有座不高的东西走向的山岭,叫做相思岭。古时候,这座山岭是七里古驿道的起点,从闽南来的官宦、商人、仕子要进入福州,必先经过这里。
话说当年,这座山岭还不叫相思岭,而叫尚书岭,因山下村庄出了一位尚书大人而得名。岭上住着一对母女,母亲张氏年已半百,守寡多年,女儿翠姑年方二八,长得端庄秀美。母女俩在驿道旁搭起一间茅草屋,开了一家小店面,靠卖汤圆为生。
一年冬节,大雪封山。早晨翠姑到屋后抱柴烧火,见草堆里昏睡着一名年轻书生。她喊来母亲,将书生抬进屋内取暖,又灌下姜汤,书生才逐渐醒转。
原来书生名叫王安,泉州府南安县人氏。父母相继离世后,他家道中落,又不善谋生,只能进京应考博取功名,未料路遇山贼,盘缠尽失。途经山岭,恰逢大雪,饥寒相加,竟致昏倒。
见王安一表人才,张氏对他心生怜惜,遂挽留他在家中暂住,以待来年春天进京应试。
时光匆匆如流水,春暖花开之际,王安要进京参加会试了。这段时日,他与翠姑朝夕相处,情窦暗生,两人得张氏应允订下终身。
王安启程那天,翠姑送了一程又一程,春雨绵绵中,两人海誓山盟,相约再见之日,便是成婚之时。
王安离去半载,翠姑日思夜想。忽一日,山下锣鼓喧天,一队人马前来报喜:王安高中榜眼了。翠姑闻讯大喜,只盼他早来迎娶。然而又过一年,王安却音信全无。
尚书岭上人来人往,时有京里来的官差从驿道经过,母女俩向他们打听王安下落。一日,从一名过路差役口中获知:王安被公主看中,已被皇上招为驸马了。张氏闻讯,急怒交加,当即大病一场,郁郁而终。翠姑却不信王安是薄情寡义之人,心想当中必有隐情,一直在苦苦等待他的归来。
这一等就是十六年,其间向翠姑提亲的媒人不断,当中不乏高官巨贾之家,但她都以婚约在身为由誓死不嫁。十六年已过,归人无期,羞了红颜,白了发梢,翠姑身心俱疲,终于病倒在床,水米不进,形容枯槁,气息奄奄。
那日,尚书岭上雪花纷飞,又是一年冬节。福州民俗中,冬节要搓汤圆,代表团圆的意思。夜幕降临,驿道上出现一名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子,他踏雪疾行,来到翠姑住的茅草屋外。该男子就是王安。
“翠姑,翠姑!”王安轻叩门扉,连声呼唤。翠姑在昏迷中听到屋外有人喊自己名字,认得是王安的声音,她内心悲苦难抑,想起床开门,想冲着王安大骂一顿,却已无一丝力气。
王安敲门半天无人应答,又见茅屋破败不堪,前后杂草丛生,哪里还有人住的迹象。他心道:“是了,我十六年不至,翠姑定是另嫁他人或迁往异乡了?!毕肫鹗昵暗亩谧约夯杷啦穸延龃涔么罹鹊那榫?,想起与翠姑朝夕相处的那段美好时光,想起两人在驿道上依依惜别的山盟海誓,王安泪水夺眶而出,他仰天长叹:“尚书岭上日日冬节。”
屋内翠姑听得真切,拼尽全力喊道:“金銮殿里夜夜元宵?!碧缴?,王安惊喜交集,破门入屋,他要把自己殿试后因不愿被招为驸马而被贬至苦寒之地服劳役,又因遭逢战火颠沛流离漠北十多年不得回归中原的原委,向她尽情倾诉,澄清误会,求得谅解。可趋至床前,翠姑已含恨而亡。
王安抚尸痛哭道:“生不能相伴,死亦当为陪。”雪越下越大,翠姑的身子在他怀里渐渐变冷。王安把翠姑葬在茅草屋后,那是他十六年前昏死之时遇翠姑搭救的地方。王安终身不娶,住在茅草屋内,与翠姑坟茔相伴,过着清贫的生活,最后老死于尚书岭上。
后人为纪念这对历尽坎坷的痴情男女,便将尚书岭改名为“相思岭”。如今,五虎山上百六峰,古时连接福州与闽南地区的七里驿道,早已淹没在荒烟蔓草之中,但由于王安和翠姑这个动人的爱情传说,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踏足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