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座落在福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鼓山脚下,是福州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占地30亩,建筑面积14100平方米。纪念馆建筑有三大特色:第一是她的民族特色,大门采用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牌楼式设计,讲究“天圆地方”;第二是她具有鲜明的福建地方特色,整座纪念馆采用了福建居民永定土楼的圆形设计,这在全国尚属首创;第三是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纪念馆的外墙采用欧洲柱廊式的古典建筑风格,配以玻璃幕窗和金属花框,显得典雅大方,既具有历史的凝重感又富有现代艺术美感。
大门两旁的水池中耸立两组现代艺术铜雕,分别为“曲折”与“崛起”,象征着福建人民在曲折中奋进,在探索中崛起。左边的曲线造型隐含着无穷的力量,她讲述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全国解放,福建人民坚强不息而又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延伸至右边,崛然而起的造型,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给人以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力感。
来到纪念馆的中心广场,您只要站在土楼式的圆形内广场中心大声说话,就可以把声音传到四周,就像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具有神气的魅力。中心广场没有加盖,和大自然溶为一体,您站在这里可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应了道家“天人合一”的说法,妙在其中。
屹立在广场中央的是纪念馆的主题铜雕,名为《奋斗》,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方是十位人物组雕,分别有新四军、八路军和游击队员以及工人、农民、学生等各阶层的人物,他们代表了三年游击战争、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以及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农民暴动。象征着福建革命形势,风起云涌,势不可挡。上方银白色的部分是一个没有完成的五角星,她如山、如剑、如闪电,表现了福建人民团结奋斗,追求光明幸福的革命精神。同时未完成的五星也暗喻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走进展厅,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大型影雕《闽之魂》,这是由20多位惠安女用很利的小锥子,像绣花一样在长14米、高2.4米的花岗岩上精心雕刻而成的,是具有浓郁的福建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影雕作品。在黑色的花岗岩上雕刻着70幅重大历史事件的照片,它们按照历史线索连接成五条线,就像音乐中的五线谱一样,同时雕刻的115位闽籍烈士头像,就像音符在五线谱上跳跃,谱写的是福建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50年福建全省解放这100多年来的革命乐章。影雕虽然是平面的,但却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因为我们采用了明暗对比的雕刻手法,使人物头像从照片的长卷中浮现出来,就像长河中奔腾的一朵朵浪花一样,每一位烈士都闪烁着他们各自的光彩。
走进革命史陈列展厅,登上《马江海战》的古城墙,只见波涛汹涌,硝烟弥漫,同步播放的马江海战幻影电视会把您带入近代中法马江海战那一悲壮的历史场景之中。步入“古田会议旧址”,您可亲耳聆听当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的讲话。我们在这里回顾历史,展现昨天,为的是认识历史,把握今天,满怀豪情地去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在新世纪的阳光下,雄浑典雅的纪念馆就像一艘巨轮,正扬起历史的风帆,朝着东方远航。
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于2001年12月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9月被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