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网_最新全国茶楼app_唐人阁论坛 2025_51pc·mc品茶官网下载

永泰县|凉伞山革命据点旧址
2020-05-1409-22-50来源: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凉伞山革命据点旧址位于永泰县岭路乡寨下村。

1935年7月,中共闽中特委书记王于洁到永泰县凉伞山找陈宗启、陈金添、陈木丁等开会,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动员组织义勇军。

1589419797628196.png

凉伞山革命据点旧址(图中房屋非根据地旧址用房)

1936年8月,为粉碎敌人进攻阴谋,中共闽中特委决定,政委刘突军率领中华人民抗日救国义勇军闽中第2支队撤出常太游击根据地,向莆(田)永(泰)边界地区转移,开辟新区,坚持斗争。9月上旬,他们进驻山溪休整。同时,特委派方子明在山溪东北面莆田与永泰交界的宁里、旗插鞍一带开辟新的地下据点。方子明先在莆田北端与永泰接壤的宁里村活动,并将活动区域扩展到宁里周围的永泰旗插鞍、凉伞山、寨下、墩柄以及水坞里(属莆田)等村;接着,又往永泰东区活动,革命区域很快又扩展到莆田庄边北部和永泰岭路南部交界处的10多个村庄,为开辟莆永边游击根据地打下了基础,建立了以永泰岭路的旗插鞍为中心包括凉伞山、寨下和以莆田境内宁里为中心包括墩柄、水湖里、凤际的莆永边游击根据地。

国民党获悉山溪有共产党游击队活动,派兵“围剿”。为保存实力,闽中义勇军决定撤出山溪。1936年11月上旬,从山溪突围撤退的义勇军转移到莆永边界的宁里、旗插鞍一带隐蔽。同时,部队抽调一部分战士组成几个工作队,分别深入到凉伞山、宁里、旗插鞍、考湖、凤落、寨下、墩柄、水坞里等村庄开展群众工作,宣传抗日救国,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壮大革命力量,开辟新的斗争阵地。同年,刘突军、方子明建立凉伞山支部。

1937年2月,中共闽中特委领导王于洁、黄孝敏、潘涛、余长钺、陈炳奎被捕杀害。1937年3月,仅存的特委委员刘突军主持成立中共闽中工作委员会,以接替特委所领导的工作。同年,中共闽中工委迁驻凉伞山。

1938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撤销闽中工委,分别建立莆田、福清、泉州3个中心县委。1939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莆田、福清、泉州3个中心县委合并组成中共闽南特委,李刚为特委书记。1940年3月,中共闽南特委机关迁到永泰,在凉伞山、旗插鞍、陈洋、石笋下、宁里、大龙、鹅脰、后溪等地活动。特委在宁里成立中共莆仙永边区工作委员会,书记郭永星,委员邱子国、饶云山(后增补委员张作舟)。工委在永泰设凉伞山、凤落、石笋下3个区委。凉伞山区委书记郭永星(兼)。同时成立凉伞山党支部,支部书记陈宗启。

(来源:《福建省革命遗址通览·福州市》)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