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解决闽北、闽中地区游击武装的武器、给养、医疗等物资及城市地下活动经费的需要,1946年初,中共闽江工委提出“发动募捐寒衣、毯子贷金”的口号,号召党员动员家属、亲友和基本群众积极捐献,不到3个月,便募捐到寒衣、毯子超过原计划的数倍,现金20万左右。1946年4月,闽江工委桐口会议上,提出“筹款百万”、以实际行动纪念“红五月”。由于筹款数额巨大,工委根据党员的具体情况,采取“集腋成裘”的方式发动党员想方设法募捐。在筹款过程中,许多党员对党无限忠诚,竭尽全力,依据自己具体情况,想方设法捐献粮食、黄金、限元等,有的以同学或同乡患病为由,或以水灾火灾为由,向亲友及社会募捐;有的变卖田产,为党筹款。共完成筹款200多万元。1946年7月,闽江工委在螺洲会议上,号召党员争当模范党员。中共闽侯县委委员陈清官(关平山),把其父分给他的家产变卖,所得现款600万元全部贡献给党组织。有的党员经商贩羊,所卖现款如数交给党组织。李铁视察闽东期间,派党员打入木阳田粮处任主任,筹到一笔经费和200担粮食,作为游击队经费。这一年,闽江工委还先后派党员徐兴祖、郑杰、翁绳金等赴台经商,筹集活动经费。闽江工委的这些经济工作,既解决了部分城市工作经费,又为支援农村斗争作出了贡献。
(来源:《福州党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