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州工委在领导抗日救亡运动中,团结和联合社会各阶层愿意合作抗日的团体和个人,贯彻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开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党员不应拒绝去参加国民党所包办的,有群众的抗敌后援会”,“参加的目的是在争取后援会的群众走上积极抗日道路,团结其中左倾的积极分子在自己的周围,并利用后援会的合法组织与其中的积极分子去开展群众的救亡运动”的指示,福州工委先后派出党员参加“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及其下属组织,利用公开合法地位,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先后派卓如、何思贤参加抗敌后援会宣传部工作,主编《抗日丛刊》,并兼任省抗敌后援会宣传工作团下属的第十三、十四、十七、十八、二十二、三十三等分队指导员,组织宣传队伍,开展宣传活动。宣传工作团下属的第十四、三十一分队和“战地妇女宣传队”、“抗敌剧团”及以后联合组成的“战地工作团”等,均在未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为主或领导下开展活动。此外,福州工委还通过上层统战工作,争取国民党内爱国人士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有的吸收为中共党员。1938年底,工委领导下的连江特支发展了连江县抗敌后援会副会长吴大麟入党,他后来成为连江特支书记。在国民党县政府官员中开展统战工作,推进了抗日救亡活动。吴大麟通过各方关系开设的“海滨书局”,为传播抗日思想和革命真理作出了贡献。利用发放农贷机会,建立“合作粮库”,既解决贫苦农民青黄不接之间的困难,也可为一旦发生抗日游击战争提供军需。连江特支还与国民党北口炮台台长倪詹吾达成合作抗日协议,他表示日军进攻时,将下令把炮台的轻重武器全部交给抗日游击队。
(来源:《福州党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