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战友》。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福州青年抗日救亡热情高涨。1937年10月,原进步青年群众组织的“大众社”成员何思贤(何希奇)、王一平、卢懋榘、钱启明、张汝砺、林枫、叶光焕等建立了“战友社”。随后又于1938年1月创办《战友》刊物。其目的是传播救亡理论、组织民众、训练民众,从而“动员起广大的民众来参加全面的抗战,争取最后的胜利”?!墩接选非?8期为周刊,由何思贤、王一平负责,卢懋榘任编辑,钱启明负责印刷发行,社址在台江上杭路36号后进。从19期起,改为旬刊,由卢懋榘、高力夫负责,社址迁到仓山泛船浦街仁和里5号。新四军福州办事处成立后,即与这些青年取得联系,其中不少人经过教育、考察,被吸收为中共党员。中共福州工委成立后,何思贤、卢懋榘等成为工委骨干,《战友》随之成为在工委领导的刊物。工委通过《战友》在分析抗日战争形势,宣传中共方针政策,批驳反动言论,澄清错误思想,鼓舞群众斗志等方面,对舆论界发挥了指导作用?!墩接选房朔髦掷?,坚持出版到福州沿??谷招问迫找嫜暇?、新四军福州办事处决定内迁南平之前的1939年4月11日,前后共出23期,每期发行量在1000份以上,多的达3000份。
(来源:《福州党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