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溪小学孩子剧团旧址位于闽清县云龙乡台鼎村昙溪中学(原-为昙溪小学)。
1939年初,地下党员项新在中共闽江-工委指派下到闽清与黄开修(时任闽清县政府第三科督学)一起组建了战时民众教育流动工作队(简称“战工队”),项新任队长,黄开修任指导员。“战工队”主要用文艺宣传形式来联系和教育群众。在以项新为首的县战工队的影响带动下,当时闽清许多学校也都组织开展了抗日救亡文艺宣传活动。1939年8月,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密令闽清团管区司令李建邦拘捕战工队队长项新,为了保存革命力量,项新被迫离开闽清。项新离开闽清后,县战工队队长由黄开修担任,并更名为闽清县民教巡回工作队,继续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1939年9月,县战工队到达闽清二都昙溪小学?;瓶扌?助二都联保主任朱品院和小学校长黄心渊、教导主任黄广怡,组织昙溪小学孩子剧团,由黄广怡任团长。县战工队为他们提供宣传材料,还赠送一面三角形红底布质团旗。该剧团邀请有器乐技艺的当地社会热心人士刘行登、吴景堂等为乐师,聘请小学教师黄贞琼为导演,挑选高年级学生张炳灿、林和宝、唐步升、黄圣春(石志)、黄贞珠、刘积锦、徐美珠、黄广端、徐宝瑜等为团员,排练演出闽剧、话剧、活报剧、京剧及歌舞。剧目有《布袋队》、《锄奸记》、《死里求生》、《木兰从军》、《侵略者的末日》、《放下你的鞭子》等。他们深入二都、一都、十六都、十七都等许多高山、平原-乡村巡回演出。观众深受感染,不少人当场为抗日捐款。昙溪小学孩子剧团立即把募集到的群众抗日捐款上交给政府,并因此而荣获福建省抗敌后援会主任陈肇英题赠的“献金救国”金字匾一面。
昙溪小学孩子剧团旧址(现为昙溪中学)
昙溪小学建筑占地面积32亩。解放后,昙溪小学改为云龙初级中学,之后又改称昙溪中学。改革开放以来,昙溪中学进行了多次改建,现在校园美观,办学条件较完善,为省级农村示范学校。
(来源:《福建省革命遗址通览·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