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秋收减租斗争旧址杨氏宗祠位于连江-县透堡镇南街。
1931年7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组建后,不仅重视城市斗争,也加强了对所属各县农村党组织的领导,尤其是重视闽东地区的农民斗争。10月9日,中共福州中心市委领导(市委农村工作巡视员)邓子恢(化名林祖清)在连江-党组织派出的人员陪同下,在福州台江-码头登上了开往连江-(乌猪)的轮船。
邓子恢一到镜路,随即召集特支扩大会议。询问了连江-的土地、捐税、农民生活状况及土特产品等一般情况,然后向大家报告国内外形势,特别是详细地介绍了闽西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的经-验,传达了市委关于开展秋收斗争的部署。会后,邓子恢在特支书记杨而菖陪同下,前往透堡乡,具体指导那里的农民运动。
邓子恢到达透堡之前,杨而菖就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为掩护,在1930年10月组织了秘密党支部,并且以透堡小学的名义在本村杨家祠堂创办了一所农民夜校。杨而菖以这个学校为阵地,名为教书识字,实为向青年农民灌输革命道理。参加者最多时达100多人,其中骨干分子有30多人。不久,透堡党支部以这些骨干为基础,秘密成立了“农夫会”,也就是农民协-会。这个农夫会在党的领导下,给自己确定的宗旨是:反对重租高利贷,提倡“二五减租”;然而,农夫会成立一年以来的工作进展并不明显。
邓子恢到达透堡的时候,正是晚稻收割季节。这一年的收成并不好,很明显,大多数农民在交租以后又是双手空空,因此农民们情绪十分消沉。邓子恢在详细调查了透堡的情况以后,认为既然这里已经-有了党的领导,组织了农夫会,佃农在乡村中又占有绝对优势,条件比较成熟,何以不能把秋收斗争发动起来呢?邓子恢向杨而菖提出,根据这里的主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在目前秋收季节,“减租”是激发群众革命热情的最好口号,也最符合贫雇农在当前的迫切要求。经-过讨论,杨而菖赞同邓子恢的意见,决定晚上召集农夫会的成员开个会,共同商讨具体的办法。
斗争开始以后第5天,邓子恢在杨而菖家里召集了农会执行委员会会议。会议认为农民斗争情绪高涨,发动群众减租运动的条件已经-成熟,农夫会应马上召开农民大会,开展公开的斗争。
10月27日,邓子恢和杨而菖领导透堡群众在杨家祠堂召开了全乡农民大会,杨而菖在会上号召全体贫苦农民团结一致,实行减租,并把前几天农夫会在杨而菖家里议定的3条决议提出来,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由于农夫会会员们早已在村里进行了几天的宣传,这些条件又完全符合农民的利益,到会的200多名农民一致通过了这3条决议,并且还补充了一条:齐心一致,共同减租。会后,农夫会把这4条决议写成布告,派了3个会员沿街打锣张贴。这一来,群众情绪高涨,秋收打谷的进度也特别快。没几天,稻子都上了场,减租斗争也轰轰烈烈地发动起来了。
连江县秋收减租斗争旧址——透堡镇南街杨氏宗祠
杨氏宗祠建筑占地面积760平方米,清代建筑,砖混结构,六扇五间三进两天井,2005年大修一次,现保存状况良好。
连江-县秋收减租斗争旧址杨氏宗祠于2000年1月被连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连江-县文物?;さノ弧?/span>
(来源:《福建省革命遗址通览·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