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农民协-会成立地旧址林氏宗祠位于连江-县凤城镇上林街。
连江-农民的反奴役、反剥削斗争素有优良传统,1922年定海渔民抗捐税斗争遭残酷镇压后,抗税斗争一度沉寂。1926年冬,随着北伐军入闽的胜利进军,连江-农民运动又趋活跃。这期间,共青团连江-特支及此后成立的中共连江-特别支部,把党刊上登载的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广为散发,在贫民夜校内组织学员阅读、宣传,激发青年工人、学生、农民的斗志。在上林街林氏宗祠内挂牌成立连江-县农民协-会,国民党员吴兆枚任农会委员长,同时设立农民俱乐部,创办发行《工农之友》周刊,由进步青年(小学教员)吴本华负责。北伐军占领福州、连江-后,中共连江-特支以连江-县农民协-会名义,数十名会员把县城的土豪劣绅抓来戴高帽敲锣游街示众,沿途数万民众驻足助威欢呼,昔日威风凛凛的士劣们脸面扫地。接着,农民协-会分会在马鼻、透堡、黄岐、晓澳等乡镇纷纷成立,提出“减租减息”、“反对拉-夫”、“反对苛捐杂税”等口号。减租减息的斗争虽然未在全县普遍实行,但乡村地主老财的淫威已有所收敛了。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也是县委机关主要交通站。
林氏宗祠建筑面积230平方米,砖木结构,目前保存状况良好。
连江县农民协会成立地旧址——林氏宗祠
(来源:《福建省革命遗址通览·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