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桥弄
弄址位于后洲济南桥左侧,弄长112米,弄名的典故是缘于济南桥而命名的,济南桥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为石构平梁桥,全桥长3.5米,宽1.7米,济南桥是福州市区最短的一座小石桥。古时,这里河网密布,主河道叫做江墘下,潮水两头涨,一头由浦东河来,另一头由南禅河来,河可行船,岸边有许多小码头。2015年这里地段拆迁,济南桥将重建。
同德一弄、二弄、三弄、四弄、五弄
以上五弄位于台江区帮洲街道地段内,地名的典故是以这里同德桥命名的。此处原为棚屋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一场大火烧光破烂不堪、整齐不一的棚屋,火灾过后,统一规划建成整齐一致的木构民居,高度统一为二层,房屋形状呈长方形,每弄宽2 米,方便居民出行,这里也称同德新村,棚屋坐北朝南,俗称同德一弄、二弄、三弄、四弄、五弄。居民在这里的居住年间长达五十年之久,2010年,这里拆迁改造,周边建成同德新村、同德花园、彬德小区,五个弄中的居民全部迁进新村,改善了居住条件。
程厝弄
原址位于南街横锦巷之北,巷长仅80米,宽1.5米,有住户20多家,巷无退路,现此弄已不存,旧址被高楼大厦所取代。
万岁巷
老旧历史地名,该巷位于鼓楼区南街之西,下南街来魁里之右,巷长不足100 米,南北走向,南起来魁里,北通桂枝里,1949年以后此巷变为民居,2000年以后,此巷变为高楼大厦。
夏醩井巷
位于鼓楼区下南街东侧,隔南街大马路与城边街街口相望,这里历史上民居密集,人气兴旺。郭柏苍《三元沟始末序》云:“县前兴贤坊府学孔庙泮池有巨沟达福履营,万岁岁夏醩井苍隧道穿出城根。以入南门内河,曰三元沟。”如今夏醩井地段拆迁,原址被高楼大厦、商业大楼所取代。
下马巷
旧址位于鼓楼区南门兜城边街之北,南北走向,北连城边街,南通天皇岭,巷长90米,宽1.5米,城边街拆迁后此巷消失,旧址变为乌山广场。
水流湾(巷)
位于南后街西北侧,隔街与郎官巷相望,这地方原名水流坑,为闽山(即玉尺山)山水入河之道,后因音近写“坑”作“湾”,南侧有支巷与其互相平行,称小流湾,清代以后这里是福州家具店集市所在,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这里有“张德记”“宝兴隆”“林记”“香记”“华美”等家具店32家,1956年以后合并为福州家具厂统一生产,水流湾(巷)长200多米,宽2.5米,石板路,巷口墙头上有大字门额“水流湾”。2008年南后街改造后,此巷消失,旧址变为衣锦华庭新村。
罗厝弄
位于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地段内,此弄可通锦巷、南营、织缎巷、横锦巷、厂巷等处,弄子位于南营罗峰里,其地亦丁戊山之支,俗呼“罗厝弄”,现该弄已不存,但有罗厝里住户10来家,离罗厝里10米处有一口古井,井中井水可食用,据当地老人介绍,昔时,“罗厝弄”的住户都是饮用这口井水,该井是清朝文物古迹。
大龙湫巷
位于东街口双门前东侧,原聚春园菜馆大门南侧,巷子东西走向,古代这里有东龙须河河流过境,福州方言“须”音“湫”,巷的得名当由此,这里称大龙湫巷,地名龙须巷,此巷已不存,1985年被拆除。
小龙湫巷
位于东街口双门前西侧,隔马路与聚春园菜馆相对,古代这里有西龙须河,福州方言“须”音“湫”,巷的得名当由此。前人诗句云:“双门楼内两龙湫”,双门楼即狮子楼的别称?;⒔诼芬淮菩×邢?。此巷已不存,1986 年被拆除。(王啟生)
?。ū疚恼浴陡V菔分尽?018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