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全国省级综合年鉴编纂研讨会上的讲话
(2016年11月15日)
冀祥德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在被誉为“文献名邦”的福清市,第一次全国省级综合年鉴编纂研讨会召开了。召开这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有关要求和第一次全国年鉴工作会议、中国地方志学会年鉴研究会成立会议精神,总结、交流省级综合年鉴编纂经验,不断提升省级综合年鉴编纂水平,充分发挥省级综合年鉴在地方综合年鉴编纂中的示范引导作用。这次研讨会,得到了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地方志工作机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是福州市和福清市地方志编委会的同志们付出了辛勤劳动,尤其是福州市地方志编委会在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多等多重压力下,主动请缨,勇挑重担,敢于担当,表现出新时期方志人的新品格和新精神。在此,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办)、中国地方志学会以及中国地方志学会年鉴研究会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年鉴工作者和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
一年多来,以《规划纲要》颁布为标志,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地方志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的转型过程中,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以下简称中指组)、中指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批示、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加强顶层设计,高度重视年鉴事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年鉴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全面实施。一是在制度构建方面进行顶层设计。首先,大力推动《规划纲要》的颁行与贯彻落实,努力推进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的任务要求,对行业年鉴和专业年鉴进行监督管理。逐步实现地方综合年鉴由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尤其是黑龙江省迅速理顺了管理体制,实现省级综合年鉴由地方志工作机构统一管理,在全国树立了榜样。其次,为确?!豆婊僖诽岢龅母飨钅勘耆挝裨猜瓿桑平胤街臼乱悼蒲Х⒄?,中指办制定《关于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意见》,中指办年鉴处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工作方案》,分解出年鉴工作具体任务21项,明确具体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此外,中指办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即将出台《全国年鉴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它作为全国年鉴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阐述了年鉴事业发展基础,制定了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指出了全国年鉴事业的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希望大家在这个规划出台后,要抓好贯彻落实工作,确保全国年鉴事业平稳、有序、健康发展。二是2016年7月15日在太原召开第一次全国年鉴工作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年鉴工作会议,是全国年鉴界的一次盛会。会议要求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高举年鉴旗帜,团结在中指组、中指办的一杆大旗下,通过我们共同努力,在地方志当前大好形势中实现年鉴事业的新跨越。这次会议是在全国年鉴事业发展形势振奋人心、发展机遇千载难逢的大背景下召开的,意义重大,影响也已经凸显出来。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次研讨会,就是要巩固第一次全国年鉴工作会议的成果,乘胜前进。三是2016年7月16日,在中国地方志学会年鉴工作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地方志学会年鉴研究会,下设学术部、省级年鉴部、地市级年鉴部、县区级年鉴部、专业年鉴部等5个分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年鉴研究会成立后,紧紧围绕第五届中指组对全国地方志事业的顶层设计,将推动完成《规划纲要》中“年鉴全覆盖”作为其最核心的目标。四是举办3次不同类型的年鉴培训班,为推动年鉴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队伍保障。3次培训班分别是:2015年6月,在北京举办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5年全国地方综合年鉴资源开发利用高级研修班;2015年9月,在宁夏银川举办全国地方综合年鉴编纂高级研修班;2016年8月,在山东日照举办第一期全国年鉴主编培训班。通过举办这3期培训班,不断提高年鉴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能够得到社会广泛认同的精品年鉴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五是狠抓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努力提升年鉴编纂质量。为了确保中国年鉴精品工程顺利实施,进一步牢固树立年鉴事业发展的根基,中指办在2015年12月启动中国年鉴精品工程,选择10家试点单位挂牌,2016年4月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精品年鉴指导培训暨《中国年鉴发展报告》启动会议,6月在吉林延吉开展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专家评审工作,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年鉴精品工程评审会,就在昨天和前天,还在福州召开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专家指导会议。
应当看到,在《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后,特别是《规划纲要》颁布以后,省、市、县三级地方综合年鉴的覆盖面在进一步扩大,年鉴质量也普遍有所提高。截至目前,全国编纂各级各类年鉴5000多种(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其中,省级综合年鉴32种,地市级综合年鉴330多种,县区级综合年鉴2000多种。但是,与《规划纲要》提出的“年鉴全覆盖”目标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有些问题困扰着年鉴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有些地方的领导同志对地方志工作和年鉴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天津、辽宁、浙江、云南四个省市的省级综合年鉴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这影响了本地区年鉴工作的正???,也不符合《规划纲要》提出的“地方综合年鉴由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的法定要求;年鉴质量参差不齐,年鉴队伍建设还任重道远;年鉴理论研究出现滑坡现象,年鉴实践的开展与理论研究出现脱节;年鉴数字化、网络化程度较低,年鉴事业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还不能更多地满足社会需求。以上问题,虽然是前进中的问题,但必须引起高度的警惕和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根据不同情况,有重点、有步骤地切实加以解决。
下面,围绕这次研讨会的主要任务,结合全国省级综合年鉴工作实际,我谈几点意见:
第一,要深入贯彻落实第一次全国年鉴工作会议和中国地方志学会年鉴研究会成立会议的精神,努力完成《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对地方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三次对地方志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刘延东副总理两次接见全国地方志工作者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对地方志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指组组长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指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深入基层、联系实际、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目前已经调研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今年年底左右要在海南省举办南海主权与地方志论坛,启动编纂《南海志》,届时王伟光组长、李培林常务副组长要在海南调研地方志工作,这就形成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研的全覆盖,在地方志历史上尚属首次。中指组从新的高度和新的层面把地方志工作的开展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中统一考虑,为年鉴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批示、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和《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中指办隆重召开第一次全国年鉴工作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指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嵋槿嫦低车刈芙崃烁母锟沤?0年来尤其是《条例》颁布施行10年来全国年鉴工作取得的不凡成绩、积累的弥足珍贵的经验,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下一步年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嵘匣咕汀度昙乱捣⒄构婊?016—2020年)》(讨论稿)征求了意见。中指办制定《全国年鉴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是落实《规划纲要》的需要,是科学规划年鉴事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当前年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需要,是发挥年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作用的需要。制定事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动年鉴工作和事业科学有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接着,又成立中国地方志学会年鉴研究会,提出“举旗、誓师、团结、奋进”的战略举措,要求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深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通过年鉴研究会的组织优势和中指组、中指办的领导优势,以及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早日完成《规划纲要》提出的年鉴工作目标任务。
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全国年鉴工作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狠抓第一次全国年鉴工作会议和中国地方志学会年鉴研究会成立会议精神的落实,通过落实两个会议精神,将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重要批示、重要讲话精神和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和《规划纲要》有关要求落到实处。
第二,要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确?!傲饺蹦勘曛小澳昙哺恰比挝袼忱瓿??!豆婊僖肥枪裨憾匀胤街臼乱捣⒄沟亩ゲ闵杓?,也是向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下达的工作指令,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地方各级政府有责任、有义务贯彻落实好《规划纲要》。《规划纲要》的中心任务就是“两全”目标,即到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编纂出版的全覆盖。我们要立足于国家发展改革大局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全局领会这些要求,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的高度认识这些要求的重要意义,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落实这些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历史使命,作出什么样的贡献,这是包括每一个年鉴工作者在内的广大地方志工作者都应当思考的重大问题。
目前来看,一些地区因为受经济发展水平、人才相对匮乏等方面的限制,按时实现“两全”目标的困难会多一些,这就需要各地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地方志工作者付出更多更艰辛的努力。各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勇于承担使命,真正履职尽责,围绕“两全”目标,特别是“年鉴全覆盖”目标,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建立倒逼机制,加强对三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的督促检查。当然,抓编修进度也不能忽视志鉴质量,没有质量的进度只能是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符号,进度和质量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协同共进。
第三,要大力推动依法治志,实现年鉴工作从行政化向法治化升级?!短趵范缘胤阶酆夏昙牧斓贾魈濉⒐ぷ骶?、编纂机构、编纂质量、编纂人员、出版程序、开发利用,以及社会各界应担负的职责,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开展年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古人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就当前年鉴工作而言,有法可依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把《条例》关于年鉴工作的法定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志的原则,这是首次将“依法治志”写入国务院文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耙婪ㄖ沃尽钡摹爸尽保谕庋由虾橇四昙?。这个“法”,既包括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根本法、基本法,也包括《条例》和《规划纲要》特别法。年鉴工作作为地方政府的一项“法定职责”,约束性非常强,不是想做或不想做的工作,而是必须完成好的法定工作职责。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思考谋划《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一方面,要以《条例》和《规划纲要》为依据,让主管领导明白当地党委、政府应当担负的年鉴工作责任,努力争得他们的关心和重视。另一方面,要争取人大、政府法制部门和政府督察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定期开展执法监督检查或行政督察,解决年鉴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督促如期完成年鉴工作任务,尤其是要如期完成“年鉴全覆盖”的任务。
第四,要充分认识编纂好省级综合年鉴的重要性,发挥省级综合年鉴引领示范作用。省级综合年鉴一般都有比较健全的编纂机构,相对固定的编辑和供稿人员,比较稳定的经费来源,在本地区年鉴编纂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说,省级综合年鉴编纂的得失成败,事关年鉴发展大局。全国省级综合年鉴编纂工作者重任在肩,应当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勇于开拓,把省级综合年鉴工作做实做细、做大做强,更好地发挥在本省域年鉴工作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在省级综合年鉴工作内容创新上,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职责,强化撰稿人的责任心;要加强培训指导,提高撰稿人的业务水平;要制定质量标准,严把撰稿人的稿件关。在省级综合年鉴编纂创新上,要在资料收集、框架设计、突出特色等方面狠下功夫,体现年鉴年度性、地方性、资料性的特点,真正成为本省域年鉴工作的“领头羊”。
同志们,半个多月前,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会议强调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党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展道路上,《规划纲要》提出依法治志,依法治志是依法治国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既需要各领域、各战线的领导者、劳动者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敢于担当,奋发有为,也需要我们地方志工作者直笔著史,把他们在实现中国梦中挥洒的热血、付出的辛劳、取得的成就客观而真实地记载下来并传承下去,这是新时期方志人的光荣使命与历史担当。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大家为了年鉴事业的繁荣发展,相聚在福清,共同探讨如何提高省级综合年鉴的编纂出版质量,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为年鉴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再多出一份力,以智慧和经验来推动全国年鉴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祝愿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全体与会人员在这次会议中都能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