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网_最新全国茶楼app_唐人阁论坛 2025_51pc·mc品茶官网下载

鼓岭历史悠久:老街别墅今犹在 几度兴衰说鼓岭
2016-09-1508-59-04来源:福州新闻网

三保埕老街街景。唐希供图 本报首席记者 陈建国翻拍

  福州新闻网讯 它为海滨战略要地,曾是戚继光抗倭地;它素有“左海小庐山”之称,有着悠久的避暑文化。近代福州辟为通商口岸后,外国人纷至沓来避暑消夏。鼎盛时,这里建起300多座别墅。如今,一度繁华显赫的百年避暑胜地鼓岭又迎来了保护、开发的历史新机遇。

  “鼓岭”称呼是怎么来的?

  明代黄促昭《八闽通志·山川志》记述,鼓岭在古代称“古岭”。民国初陈衍编《福建通志》卷五十一“关隘”中说:“古岭寨,县东,为海滨要地,明嘉靖间创筑,以捍倭寇。古岭为福州捍寨十之一……”据鼓岭当地村民称,古岭因古岭寨而得名。

  “它的南面有一座著名的鼓山,人们以为古岭和鼓山是同一条山脉的两座山峰,加之‘古’与‘鼓’同音,就误称为‘鼓岭’?!?七载潜心收集、研究鼓山风景区史料的退休中学高级老师魏键昨向记者介绍了鼓岭名字的由来。

  牛头寨曾为戚继光抗倭地

  文史研究者齐上志昨日向记者介绍,明嘉靖年间,倭寇从连江侵犯福州近郊,必经鼓岭的古岭寨(今称牛头寨)。戚继光令部属在鼓岭险要位置牛头寨砌石城墙抗倭,如今石城墙遗址还在。

  魏键介绍,1978年设鼓岭公社。1984年,撤社建乡。2004年8月,鼓岭乡并入晋安区宦溪镇。2011年底,有常住人口1872人。

  传教士在鼓岭租地建别墅

  1907年,鼓岭出现基督教传教士。民国8年,中华圣公会、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中华基督教会美部会在三保埕联合兴建鼓岭第一座礼拜堂。

  此后,国内外传教士伊芳庭等纷纷在鼓岭租地,建别墅一百多座,基督教在当地影响也日益扩大。

  洋医生让鼓岭为世人所知

  鼓岭面临闽江,夏季凉爽,7月份平均气温24.3℃,最高在30℃左右,避暑休养皆相宜。鼓岭风光秀美,水资源丰富,主要溪流三处汇入闽江。景色以清风、薄雾和柳杉为三大特征,据说早在汉、唐时期已是旅游胜地。

  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海关、邮政等部门都由洋人把持,外国人还开设银行及领事馆等。通过他们的口口相传,鼓岭成了外国人的避暑区和国内富人的消夏天堂。

  清光绪十一年,一个外国医生让鼓岭为世人所知?!耙桓鍪⑾闹形?,热浪袭人,美国传教士兼医生伍丁从仓山抄鼓岭近路到连江。他首次踏上鼓岭,在牛头寨休息,不禁惊叹——这里居然六月寒!”魏键昨日向记者叙述了避暑地被发现的经过。

  回仓山后,伍丁大力宣传鼓岭,第二年,他在嘉湖租地建起第一座别墅,同时俄国人在双贵顶也建起4座别墅。许多洋人竞相效仿,到光绪二十五年已有80座别墅。

  先是洋人,后是与洋人交往的中国人——商人、买办、神职人员、文化人等纷至沓来,挤满了鼓岭几座山头,在近代史上写下具有殖民色彩的畸形繁荣的一页。

  “这些建筑物多为单层平房,或倚岩而立,或傍树而建,石为墙、瓦为盖,采光通风良好。室内置壁炉,夏凉冬暖,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蔽杭?。

  除了洋人及与洋人交往的中国人来此度夏,许多文人也来此避暑创作。早在清同治、咸丰年间,福州田园诗人魏杰留下了6首描写鼓岭的诗,成为第一位 歌咏鼓岭的文人。1926年,“五四”时期著名作家庐隐也上鼓岭创作50多天,留下不少赞美鼓岭的散文。1936年,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与友人上鼓 岭享用农家的“清明酒”,对鼓岭充满眷恋之情。

  洋人到来,催生许多行当

  光绪二十一年,宜夏三保埕建起了一座可供举行各项娱乐活动的“万国公益社”,企头顶建起一个网球场、一个公共游泳池。避暑游客在山上可享受清风明月、茂林甘泉,或在游泳池中戏水,网球场上挥拍……避暑游客纷至沓来,给鼓岭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催生了当地许多行当。

  10多个国家的在榕人员联合成立了“鼓岭联盟”和“公共发展委员会”。1933年出版的《福州便览》记载,鼓岭夏天临时设立的商铺林立,狭小的 企头顶合掌街中,有食杂店、肉店、饮食店、百货店、茶叶店、商务印书馆、书画社、开明书局、理发店、照相馆、咖啡馆、中西医诊所等。甚至设有季节性的警察 分驻所、保安分扎所、邮政局、电报局、福建旅行社,公益设施配套齐全。

  “1935年前后,日避暑游客有3000多人,多是来自福州、厦门、广东、港台的军政要人和社会豪绅富贾,还有美、英、俄、法、意、日等国商人和驻榕机构人员?!蔽杭?。

  “外国人习惯吃牛肉喝牛奶。据说当时一天要宰杀一两头牛才能满足住户的需求,所以鼓岭的养牛业慢慢发展起来?!逼肷现?981年上鼓岭,听当地村干部和老人回忆。

  当地农民兴建了许多低矮的石屋,做起接待避暑者的生意。附近的鞋匠、花匠、厨师和生意人,也都到岭上谋生。几年间形成规模,其中梁厝里和螃蟹岭两处最为热闹。

  当时每逢六、七、八月,世代以种植大米、红薯、萝卜、合掌瓜为生的山区农民,被迫出卖劳力为上山避暑的人充当轿夫和挑夫。他们抬着“滑杆”(一 种双人抬杆、有靠背的轿子),夜半摸黑下岭,天明登山。六七千级石阶,头上烈日晒,肩上重担压,不少轿夫和挑夫昏倒。久而久之,鼓岭自然经济几乎崩溃,大 片田园荒芜。

  鼓岭再次迎来发展机遇

  抗战期间,大批外国侨民纷纷撤离福州,一度繁华显赫的鼓岭随之冷落??拐胶?,外国侨民陆续回归,每到盛夏鼓岭又热闹起来,但已今非昔比。建国初期,鼓岭有遗址63处、旧别墅百余座。上世纪60年代后大部分坍塌,不少别墅被村民翻修后入住。

  1980年5月1日,鼓岭正式对外开放,允许外国人来此旅游观光,探访旧别墅遗址。那些为数不多的观光者,在激动之余带走了些许眷恋和失落。

  1989年,市政府把鼓岭的开发建设列入当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先后投入数千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山、水、田、农、林、牧、副、避暑、旅 游综合开发。1999年以来,鼓岭不断优化旅游环境。2009年,鼓岭地区综合整治指挥部和度假旅游管委会挂牌成立,大手笔开发鼓岭旅游资源。到去年底, 晋安区共投入3600万元整治鼓岭。

  2012年2月,百年避暑胜地鼓岭又迎来了?;?、开发、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福州晚报记者 綦芬)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