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网_最新全国茶楼app_唐人阁论坛 2025_51pc·mc品茶官网下载

李纲
2016-09-0204-18-10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李纲(1083~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居士。邵武军(今邵武)人,生于秀州华亭(今上海市松 江县)。宋政和二年(1112年),以上舍及第,授镇江教授。历任国子监学正、尚书考功郎、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因敢言,得罪权贵,降为尚书比部员外郎。宣和元年(1119年),任太常少卿,奏请皇帝停止花石纲运送,积粮聚财,以御外患。徽宗以“所论不当”,贬为沙县监税。宣和七年(1125年), 金灭辽国;十月,直逼汴京。李纲回京复任太常少卿。上御戎五策,又上三策,主张亲征、坚守。钦宗继位。李纲任兵部侍郎、亲征行营参谋官。靖康元年 (1126年)正月,金兵逼近京师,李纲劝钦宗亲征,钦宗任李纲为尚书右丞、东京留守、亲征行营使。李纲亲自督战,取得京师保卫战的重大胜利。不数日,各 地勤王军抵京师,决定二月六日出师进击金军;因西北军将领姚平仲贪功躁进,提前夜袭金营,大败,主和派乘机攻击李纲,钦宗罢李纲官职,向金求和。太学生陈 东等数万名军民伏阙上书,请求复用李纲。钦宗不得已,复李纲官职。时金兵见各地援军至,撤围暂归。钦宗以李纲保卫京城有功,升知枢密院事。李纲详奏备边御 敌八策。钦宗却将李纲外调,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扬州;又以“丧师费财”罪名,降为保静军节度副使,安置建昌军(今四川西昌),再谪云南宁江。不久,金兵南下 再围汴京。钦宗急调李纲回京。李纲行至长沙,而京师已陷,北宋遂亡。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继位。李纲任尚书仆射兼中书侍 郎、御营使,进封开国公。向高宗提出抗金建国十大主张,主要是惩办汉奸、刷新政治、加强战备等。但高宗一心求和,以稳坐帝位,指责李纲“招军马之非”,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杭州冲霄宫,后又落职居鄂州(今武昌),再安置琼州(今海南岛)。李纲为相仅70余日而罢。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赦回李纲, 任闲职。绍兴三年(1133年),起用李纲为湖广南路宣抚使,知潭州(今长沙)。李纲招抚流亡,整军备战,主和派以“藩镇跋扈之渐”劾之,又被撤职,回居 福州。翌年冬,金兵联合刘豫攻建康(今南京),李纲奏防御三策,高宗采纳,大获胜利,金兵和刘豫队伍北撤。绍兴五年(1135年),复任李纲为江西安抚制 置大使,兼知洪州(今南昌市)。李纲到洪州,立即赈济灾民,募兵修城,招抚流亡,充实仓库。仅一年,民安盗息。但又被主和派弹劾而罢职,改提举临安洞霄 宫。李纲回福州,初居南台天宁寺松风堂,后移城内东山,曾在鼓山、东山、汤院一带留下吟咏题刻。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宋金和约签订,宋向金称臣纳 贡,李纲忧愤成疾,卒于福州楞岩精舍,高宗诏赠少师,再赠太师。柩葬怀安县(今闽侯县荆溪光明村大嘉山麓)。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特赠陇西郡开 国公,追谥“忠定”。著有《梁溪全集》传世。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