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琇焘(1913~1948年),号晋之,化名孟起,闽侯县(今福州市区)人。13岁随父亲进当铺学艺。民国15年(1926年)底,即参加店员工会,接受革命教育。民国22年11月,“福建事变”中,琇焘当选为典当业店员工会执行委员。“闽变”失败,被老板辞退,先到闽北,后转江西南昌。民国24年,前往上海。民国25年,进入江南造船所工人子弟学校任教员。芦沟桥事变后,返回福州,组织福州文化界抗日活动。民国27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考入福建省县政人员训练所义务教员班。毕业后分配到南平县政府教育科任科员,主编《教育月刊》,并参加中共闽江工委部分工作。民国29年夏,转到沙县,在福建省医学院训导处当文书,发展大学生党员,建立党支部。民国30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琇焘带领医学院4位党员学生转入崇安武夷山根据地。翌年11月,回到省委机关,主编《锻炼》刊物。不久,国民党政府发动第三次军事“围剿”,琇焘化装船民到建瓯,后隐蔽在长乐。翌年3月,到永泰县,在闽赣区食糖专卖局驻永泰的机构里任秘书股长。民国33年8月,任中共福安县委书记,被聘为闽东版《南方日报》总编辑。民国34年7月,奉命回福州,草拟恢复福州党组织的计划??谷照秸だ?,任中共闽江工作委员会调查研究委员会书记。年底,组建武工队,深入马尾海军练营和海军陆战队中进行“兵运”工作,精心策划仓山中洲省水警队“枪变”。民国36年初,参加中共福建省代表会议,参与起草主要文件,被选为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候补委员,任闽浙赣区党委城市工作部副部长,后任区党委社会部部长。同年7月,因福州“布案”被捕,坚贞不屈。11月,被解往南京国防部保密局。翌年,于雨花台英勇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