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网_最新全国茶楼app_唐人阁论坛 2025_51pc·mc品茶官网下载

陈北鸥
2016-08-2903-08-46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陈北鸥(1912~1981年),原名伯鸥,笔名北鸥,闽县(今闽侯)人,生于北京。民国20年(1931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系。次年,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联盟,编辑《小说月报》。民国22年,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研究院。3年后回国,任教于东北大学。不久,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任《救亡日报》记者。芦沟桥事变后,任重庆民族革命通讯社总编辑,主编《国讯》刊物。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北平,与周扬等人组织北平文艺作家协会,担任《导报》、《益世报》总编辑、副社长等职。民国37年,任华北大学文学研究室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国家文化部电影局资料研究组组长、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室总编辑、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副主任等职。著有话剧《保卫工厂》、《万年青》,评剧《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苦妹子》、《青春火焰》,小说《前线恋》、《雾里重庆》,诗集《心曲》,通讯集《华北的游击队》,论著有《新文学概论》、《作家论》、《文学论》、《戏剧论》,另译有日本剧《夕鹤》、《岛》、《蔷薇何处开》,还参编《郭沫若文集》。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