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网_最新全国茶楼app_唐人阁论坛 2025_51pc·mc品茶官网下载

万寿桥
2010-09-0811-52-13来源:

福州市内有两座万寿桥:一座在台江,俗称大桥;一座在南公园东边晋安河古河口渡处,也称河口万寿桥。 [[p align=center]][[image1]][[/p]]

改造后的福州解放大桥

大桥是闽江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桥,已有600多年历史,如果从它的前身浮桥算起,就有近900年的历史。宋元祐、崇宁年间,福州太守王祖道倡建浮桥。用100多条小船连在一起,船上铺板,让行人通过,这便是闽江上最早的桥。但浮桥易被洪水冲走,于是王祖道决定募捐建石桥。元大德七年(1303年),万寿寺的头陀王法助用募来的捐款建造大桥。王法助是当时著名的建筑师,此前已造过不少桥,而这座大桥是他最后的作品。大桥前后花19年时间,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才告完工。学士马祖常作碑记,御史中丞曹某在桥石上刻“万寿桥”3字,以纪念这位万寿寺和尚的功绩。万寿桥长566.66米,宽3.33米,28墩。桥上的石栏杆上雕刻着多种形态的石狮,桥头桥尾还建有供人休息的亭子。明清两代,大桥经数度修建。民国19年(1930年)12月,又在原有的梁墩上加高,改成水泥路面,将桥栏上的石狮移置乌山图书馆的围墙上??谷照秸逼?,大桥曾遭日本飞机轰炸,后即修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解放大桥。 [[p align=center]][[image2]][[/p]]

河口万寿桥

河口万寿桥,也是僧侣募捐建造的。河口渡是古时福州的交通要道,由于渡口狭,渡者众,常船覆人亡。清康熙七年(1668年)五月,鼓山僧成源募得白金2000余两,里人柯应寀又出资赞助,于第二年十二月建成此桥。为了对抱病造桥的成源和尚表示祝福,人们便把此桥取名为万寿桥。桥以花岗石板砌成,共四墩,墩高7.3米,桥长76.6米,宽2.6米,桥东曾建有阿育王石塔,祀河神,现已毁。桥西建万寿庵,原祀观音,并立有康熙九年(1670年)鼓山住持道霈写的《河口万寿桥记》碑,记述建桥始末和捐资人姓名,中刻“靖南王耿”(即清初三藩之一的耿精忠)字样。现此碑已移往于山碑廊。庵内还留有康熙七年(1668年)造的一口大石槽,外刻“万寿庵”3个大字。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