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闽侯县南通镇陈厝村,始建于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历代均有重修,1925年重修扩建。祠堂坐北朝南,三进,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为迥廊、戏台、拜亭、中殿、后殿,花园等建筑。深72米,宽18米,砖木结构建筑。中殿、后殿均面阔五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祠堂用材考究,全部屋柱、柱础及戏台均为青石加工构成。柱础、戏台精雕花草鸟兽图案。大门祠匾:“江山陈氏支祠”系于右任手书。戏台上方悬挂“揭古惩今”木匾,浮雕黑字,字体清秀,刚劲有力;底为漆金,四周匡以花鸟图案雕刻,中为浮雕双龙戏珠。青石柱精磨光滑如镜,柱柱有楹联,阴刻金字,篆、隶、行、楷诸体均出自名人手笔,其中有民国时期要人林森、陈绍宽、杜锡珪、陈季良、萨镇冰、林之夏、刘建绪、何刚德等,及清朝遗老陈宝琛、郑孝胥,著名书法家陈衍、沈觐冕、洪亮等。祠前为百余平方米石板铺设的祠埕,围以望柱石栏。埕前面是石砌半月池,面积一亩有余,通流闽江,随潮涨落。199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さノ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