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越王山、越山、平山。因山形如屏,障护城北,得名屏山。山高67米,广50公顷,是“三山”中最大的。汉闽越王无诸建冶城,相传就在山的东南冶山一带。冶山北有福州最早的冶炼遗址欧冶池。晋子城、唐罗城,也都是从此向南扩展的。越山巅旧有环峰亭、绝学寮,为宋丞相张浚读书处。又有天泉池、泉山堂、玩琴石,相传为闽越王鼓琴处。山下一泓清泉,传为闽越王饮马泉,在今华林寺大殿前院东南。山南麓有福州第一座佛寺——乾元寺,毁于明初,今半野轩系其残余部分。山南现存五代十国之一吴越鲍修让兴建的“越山吉祥禅院”,即今之华林寺?!氨ι苍匠潜撸Щㄐ宸鹎啊?,越王山在宋代就是福州的游览胜地。南宋高宗赵构曾御书“越山”、“环峰”刻石于寺,今残碑犹存。寺几经兴废,仅存大殿,经专家学者论证和C14测定,确认华林寺大殿是千年以前原构,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国古建筑中占有一席之地。明洪武初,跨越王山砌石城,建城楼于其上,称为“样楼”,后更名镇海楼,屡毁屡建,民国时期改为林森纪念堂,“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毁。山西北有井“苔泉”,又称龙舌泉。水从山的峭壁裂缝中涌出,流注井中,微呈澄蓝色,味清甜,宋代书法家蔡襄知福州时,喜用这里的水烹茶,今井旁一方石碑,刻“苔泉”,相传是蔡襄的手迹。越王山因为是闽越国发祥地,早在唐宋就禁止樵采,是福州最早的历史文化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