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区再添9个非遗代表性项目”追踪
晋安地名历史故事“打包升级”
专家建议,强化宣传应用延续生命力
晋安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晋安地名历史故事等9个项目入选。昨日,记者采访了晋安区地方文化研究会会长吴恒之,听听晋安地名历史故事如何“打包升级”。
承载闽都文化内涵
“晋安地名历史故事成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填补了晋安区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民间文学类别的空白。晋安区成为福州市首个将辖区全域范围地名整体打包升级为非遗的区县,也是全省九个设区市主城区的第一个。这是提升闽都文化影响力的创新之举。”吴恒之高兴地说。
晋安区下辖4镇3街2乡,共115个行政村。全区常见地名超过600个。其中许多老地名,或以先贤为名,或以史事为名,或以历史地貌为名,或以动人传说为名,承载着丰富的闽都文化内涵,孕育出脍炙人口的晋安地名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跨度长、分布广、内容丰富,具有代表性的就达50多个?!度街尽贰栋嗣鐾ㄖ尽贰睹龆技恰贰陡V莞尽贰堕懦强脊怕浴贰睹鱿叵缤林尽贰逗罟傧叵缤林尽返壤胤街径越驳孛饭适乱嘤行矶嗉窃?。
经过代代相传,这些地名不仅保存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划名称之中,还应用于道路、学校、公交站、地铁站、住宅小区等。它们延续着闽都文化的根脉记忆,彰显城市的历史厚度和人文温度。
多方共同挖掘?;?/span>
此次晋安地名历史故事入选非遗是多年来多方面共同努力的成果。
2016年,晋安区政协编纂了《晋安地名文化集萃》一书。2022年至2023年,晋安区文体旅局、晋安区旅发中心、晋安区地方文化研究会以及晋安区下辖9个乡镇(街道)联合制作,在“今日晋安”视频号上持续推出“福聚晋安”晋安地名文化主题系列视频,共19集。2023年12月,晋安区地方文化研究会与马祖文史研究学者携手开展了两地有关相同、相似地名的文化内涵挖掘与研究。2024年1月19日,两地阶段性研究成果报道《我是芹石你芹壁 福马如此“芹”相连》,整版刊于《福州晚报》《马祖日报》联合主办的《福马亲 两岸情》栏目。
强化宣传应用
在过去的两年里,晋安区地方文化研究会与晋安区鼓山镇、新店镇等经过共同研究,以尊重历史故事、弘扬地方文化为原则,命名了瑞圣、鹿溪、凤屿、崇贤、晋湖、鼓岐、后屿等一批新社区及福兴投资区路网;研究会还向晋安区教育局建议,在同等或相近条件下,对新建学校名称优先考虑采用承载历史故事的老地名,最终横屿、远洋等校名得以保留。
去年,吴恒之被福州市民政局聘为“福州市区划地名专家库专家”?!坝τ檬钦瓜纸驳孛饭适律Φ淖罴逊绞健!蔽夂阒衔酶喑性胤岣焕饭适潞臀幕诤慕怖系孛?,成为社区名、路名、公交站名、学校名、小区名等,是未来5年保护计划的关键。同时,应持续组织挖掘与研究,继续开展晋安地名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等宣传,让晋安地名历史故事走进千家万户,把传承弘扬闽都文化贯穿融入文化强区、文化强市战略,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钦摺≌燥Q蓿?/span>